艺术批评家皮道坚开幕式上发言总结本次展览的学术价值 2009-07-30 16:41:24 来源:中国艺术批评家网 作者:薛菁 点击:
本文所论述的新潮美术的发展历程与中国将近十年的人本主义热潮几乎同步,恰是同一时期内各主要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其中规模最大、引发讨论最多、涉及艺术家最广的三次文化热潮,则是指1981年前后的“萨特热”、【1】1985年左右的“弗洛伊德热”【2】和1987年短暂的“尼采热”。


注:
【1】让-保罗•萨特,法国当代著名作家,哲学家,存在主义文学创始人。
【2】西格蒙特•弗洛伊德,维也纳犹太籍的神经病医生,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著:《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3】尼采,著名德国哲学家。
【4】王晓明:《半张脸的神话》,广西大学出版社,2003年。
【5】《美术》,l986年第7期。
【6】罗兰•斯特龙伯格(RolalldN.Stromber9,1916—2004),美国历史学家,著有《欧洲现代思想史》、《欧洲思想史——1789年以来》等。
【7】栗宪庭:《关于“星星”美展》,《美术》,1980年第3期。
【8】【英】马丁•艾斯林:《荒诞派戏剧》,刘国彬译,中国戏剧出版社,l992年。马丁•艾斯林(Martin Esslin,191 8—2002),英国戏剧家,戏剧评论家,著有《荒诞派戏剧》。
【9】钟鸣:《从萨特说起——谈绘画中的自我表现》,《美术》l981年第2期。钟鸣曾言《他是他自己——萨特》是根据杂志上一幅萨特的黑白小像而创作,此画后通过法国驻华使馆购买,转送给西蒙•波伏娃。
【l0】叶朗:《“自我表现”不是我们的旗帜》,《美术》,l981年第ll期。
【1 1】易英:《从英雄颂歌到平凡世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12】《美术思潮》,l987年第l期。
【13】《美学思潮》,四川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14】杭间:《生命的张力与单纯——评吴少湘的雕塑》,《美术思潮》,1986第2期。
【15】王天民:《美术创造中的无意识》,《美术思潮》,1986年第l期。
【16】千禾:《绘画本质与自我表现》,《美术思潮》,l986年第3期。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1898—1979),美籍德裔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吸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里关于“爱欲”本能的基本观点,将其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中关于剩余价值、异化劳动、人类解放等思想相结合,著作《爱欲与文明》,黄勇,薛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17】《中国画讨论会综述》,l985年。
【1 8】叶朗:《“自我表现”不是我们的旗帜》,《美术》,l981年第ll期。
【19】周彦:《艺术.哲学,文化——论王广义的艺术图式》,《美术思潮》,1987年第5期。
【20】这句话首次出现在尼采《悲剧的诞生》前言的第2页,后来又出现在其《自我批评的尝试》和给瓦格纳的前言中。
【21】程丛林:《由<夏夜>所想到的》,《美术》,1981年第2期。
【22】郎绍君《艺术规律与表现自我》,《美术》,1983年。
【23】黄永砯:《焚烧厦门达达的声明》。
【24】1985年4月下旬,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和中国美协安徽分会主办,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画院和《美术史论》编辑部共同筹备的“油画艺术讨论会”在安徽黄山脚下的泾县举行(史称“黄山会议”)。应邀与会的有来自各地的部分中青年油画家、美术理论家和国外留学、考察的青年画家共70人,其中以中年画家为主。
【25】冯国东:《一个扫地工的梦——自在者》,《美术》,l982年第2期。
【26】[德]雅斯贝尔斯-卡尔:《尼采其人其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ll页。
【27】李家屯:《重要的不是艺术》,《中国美术报》,l986年第28期。
【28】陈中亚:《我告别了存在主义》,《中国青年》,l982年第l0期。
【29】范景中、墨禅:《范景中艺术对话录——放的艺术和开放的情境》,《美术思潮》,1986年第3期,第l4页。

 

 


【编辑:大崔】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