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与批评 2010-11-03 17:46:01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作者:李乃清 点击:
张培力说,“艺术家是在过去和未来之间行走的人”。他的手机响起老电话机的铃声;他的“雪铁龙毕加索”军绿里有抹亮银;他为餐饮购置荷兰咖啡机,为观影配备美国大幕布……他享受这种历史与当下重叠的混杂,尤爱琢磨关系。

所有美好的状态都只是一种幻觉

 

从油画到影像,问及媒介的转换,张培力冷静道:“我对媒介不反感,也没到狂热崇拜的程度。媒介只是个工具,可能会帮助你表达,你要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怎么表达,才会判断用什么样的媒介。当大家头脑发热趋同于一种媒介时,我选择逃避。”

 

近年创作中,张培力开始搬入“现场”概念:2007年的《窗外的景色》,根据现场既有的一扇窗户“复制”了窗外天气变化过程的录像,亦真亦幻、诗意盎然;2008年大型现场作品《阵风》和《静音》更具庞然气度,曾有收藏者以十多万美金的高价买下《阵风》的一个拷贝。

 

在《阵风》现场,张培力搭建了一个室内环境,人为进行破坏,将其变成废墟,同时摄下破坏过程。废墟与影像并存的现场令人深思。“我相信有种超越人之外的力量存在……一些突发性的东西,如自然灾害、人为事件等,让我有种越来越强烈的感觉,就是人活在幻觉中。所有美好的、安定的状态都只是一种幻觉,而被改变的、被摧毁的状态是真实的。”

 

张培力

1957年生于杭州,198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任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主任。1988年创作中国第一件录像艺术作品《30×30》,被誉为“中国录像艺术之父”,曾在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开个展,三次受邀参加威尼斯双年展。

 


【编辑:李璞】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