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抽象主义艺术纵览 2010-12-21 10:05:30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刘晓陶 黄丹麾 点击:
西方抽象主义起源于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1944)。康定斯基1866年生于莫斯科,在莫斯科大学学过法律和经济。他对巴黎的访问以及法国绘画在莫斯科的展览,唤起了他对绘画的兴趣。30岁的时候,为了学画,他抛弃了法律教授的职位。后来康定斯基就来到了慕尼黑。

西方抽象主义艺术的历程起源于康定斯基的“抒情抽象”(“热抽象”)经由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蒙德里安的新造型主义(“冷抽象”)、二战以后的抽象绘画和具体艺术直到1960年代的后绘画性抽象、极少主义至1970年代末期的抽象新视角形成了多元放射、众语喧哗的格局,下面就按历时性予以全面地论述:
  
  一、康定斯基的“抒情抽象”艺术实验
  
  西方抽象主义起源于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1944)。康定斯基1866年生于莫斯科,在莫斯科大学学过法律和经济。他对巴黎的访问以及法国绘画在莫斯科的展览,唤起了他对绘画的兴趣。30岁的时候,为了学画,他抛弃了法律教授的职位。后来康定斯基就来到了慕尼黑。
  
  从1890年以来,慕尼黑就已经是全欧洲最活跃的艺术探索中心了。1892年慕尼黑分离派做出了第一次努力,年轻的艺术家们退出了以年长的学院派占统治地位的旧组织。这个新派别包括现实主义者和斯勒沃特、柯林思和伯利曼这样的印象主义者。不久,康定斯基便逐渐在慕尼黑艺术界取得了领导地位。1901年,康定斯基成立了一个新的艺术团体——“同志会”,并开设了他的第一个艺术学校。1909年,他领到了一场反对慕尼黑分离派的革命,结果建立了新艺术家协会。新艺术家协会除了康定斯基之外,还有雅弗林斯基、门特、库宾以及后来的马克、霍弗等人。
  
  在这期间,康定斯基关于非客观物体的绘画正在萌芽。在1910年,他按照他那经典性的声明《艺术中的精神问题》来进行工作。1911年,新艺术家协会分裂,结果形成了以康定斯基、马克、门特等人组成的“青骑士派”。
  
  在1912年出版的《艺术中的精神问题》一书中,康定斯基把他当年在俄国求学时头脑里盘旋的一些思想加以条理化,开始研究艺术与音乐之间的关系上。他在马奈的绘画中,第一次觉察到物体的非物质化问题。通过在慕尼黑的展览以及连续的旅行,他学到了更多的新印象主义、象征主义、野兽派以及立体主义者的革命性新发现。物理科学的进展,粉碎了他对可触知的物体的世界所维持的信念,他认为艺术必须关心精神方面的问题而不是物质方面的问题。他写道:“色彩和形式的和谐,从严格意义上说必须以触及人类灵魂的原则为唯一基础。”
  
  康定斯基从1911年到1913年开始进行抽象艺术实验。他在一些列《构成》系列作品中成功地排除了所有再现性的元素。他曾在1912年形容他的画是“一种慢慢成型的内在情感的表现,经过不断地尝试、修正和几近吹毛求疵而成……理性、意识和企图在其中占绝大部分。但是在这种种的计算之下所出现的,只有感觉。”像《构成第七号》这样的构图在绘画史上是一个真正的里程碑,其形式、色彩无一是表象世界的再现,我们在画中可看不到平常所熟知的透视感与空间关系,所有的色块持续在一个不断扩展并且收缩着的未知空间中浮动、旋转,进入我们意识中的自我,然而却更接近梦想似的世界。
  
  二、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绘画
  
  另一位俄国艺术家马列维奇(1878—1935)也是抽象主义绘画的一员猛将。马列维奇说:“在1913年,我竭尽全力要从物体的重担下把艺术解放出来,我在正方形里避难,并以此展览了一幅图画,我在白底子上画了一个黑方快,仅此而已。”这是一幅铅笔素描,是在白色四方形中的黑色四方形,是这种风格的第一个实例,马列维奇称之为“至上主义”。他在《非客观的世界》一书中称至上主义是“有创造性的艺术,纯感觉至上。”他写道:“对于至上主义者而言,客观世界的视觉现象本身是无意义的,有意义的东西是感觉,因而是与环境完全隔绝的,要使之唤起感觉。”他认为至上主义即是“创造性艺术中感觉的极致,而他相信只有透过最简单和最原始的视觉形式,例如四方形,才能传达心中超越事物、超越自然浑沌的至高无上。”在《白色地面上的黑色方块》一作中,他写道:“所有指涉到一般客观生活的元素已经被抛在后面,除了感觉以外,没有东西是真实的……那是一种非可观的感觉。”
  
  在1913年末,他开始探讨现代技术和飞行的天地,把垂直矩形搞成倾斜的图形。在1914和1918年间,他创作的至上主义构图“表现飞翔的感觉……金属声音的感觉……无线电报的感觉”;“白上加白,表现消失的感觉……磁铁地吸引”;转达运动和排斥的感觉,从外空间来的神秘的“波”的感觉,甚至是“非客观性”的感觉。约在1918年,在他最有名的作品《白上白》里,方块释放出了的物质的遗痕并没入无垠之中。在任何理论层次上,抽象概念发展至此已达极限。
  
  三、蒙德里安的“新造型主义”
  
  最理智、同时也是最理想主义的抽象运动,是1917年在阿姆斯特丹由荷兰画家蒙德里安(1872—1944)、杜斯伯格(1883—1931)和建筑师乌德(1890—1963)所组成的“新造型主义”(亦称“荷兰风格派”)。
  
  蒙德里安直到1904年还是一位自然主义画家。1908年,他置身于图罗普的影响之下,并开始了一种与象征主义手法有联系的绘画。甚至在更早一些时候,他的风景画就已经带出了他那特有的垂直—水平构图的先兆。他以此约束、限定图画的空间,强调线条的结构,特别是一个单独场景或物体的迷人的视觉感受,像风车、树干、一株独立的树或者一朵菊花。
  
  1908年,蒙德里安的作品迸发出蓝、黄、红和绿的色彩。在以后的几年,教堂的立面和干草垛都是以抽象的平面来表现,接着,他以一种更加线条抽象化的手法来处理同样的主题。
  
  1911年,蒙德里安离开荷兰去了巴黎。在巴黎,蒙德里安首先被立体主义所吸引。但是,他渐渐地又觉得立体主义“不承认自己所发现的合乎逻辑的结论:他们并不把抽象发展成自己的最终目标,去表现纯粹的真实性。我觉得,唯有纯造型性(造型主义),才能完成这一点。”这里面强调的“造型性”和“真实性”概括了他毕生的追求。对他来说,“造型的表现”大体上是指形式和色彩的作用。“真实性”或者叫“新真实性”是指造型表现或者绘画形式和色彩的真实性,反对以模仿自然浪漫主义或表现联想微机出的那种幻觉的真实性。蒙德里安逐渐认识到:“(a)在造型艺术中,真实性只有通过形势和色彩‘有动势运动’的均势才能表现出来(b)纯手段才是提供达到这一点的最有效的方法。”这一些思想使他通过直角,通过把色彩简化成原色再加上黑和白,成为一种非全等的、对立的均衡组织原则。

 

【相关阅读】

抽象的来源

抽象艺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从“形式美”到“中国抽象”——由吴冠中谈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