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都适应不了官场规则 2011-04-22 11:15:54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怀心 点击:
何多苓:我的画始终是一个人,从最早开始画《春风已经苏醒》,算是成名作,后来从来几乎没有画过两个人的题材,除了有一张叫《第三代人》,那个画准备画我们这一代人的倾向,所以画了很多人,但这个题材我不太适应,而且是比较陌生的题材,所以我很快就回到画一个人的作品。

主持人:我们知道你80年代去美国讲学,呆过一段时间,这段生活对您的创作会不会有很大的影响?

 

何多苓:有影响,但是这个影响很怪,我在美国反而看到很多中国传统绘画,在中国的时候反而看不到,因为中国不展出这些东西。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有很多中国历代绘画,收藏得非常好,而且常年展出,我看了以后很震撼。因此,我从一个远离中国的地方反而触及到了中国,这可能是距离审美的结果,多年因为都从事西画,从来都没有注意中国画,很戏剧的是我在美国看中国画,而且对这个特别感兴趣。所以,1991年回到中国之后,我马上改变题材,把80年代乡土,纯西方的画法,大部分都突然放弃,增加了一些中国符号,至少我自以为是中国符号的一些东西,开始在这方面加以关注。如果说到美国对我的影响,影响最大还是这个。

 

在国外看西方绘画,看多了就不想去看了,有种审美疲劳的感觉,。真正喜欢的也不是太多。反而是东方绘画的感觉开始出现。这一方面可能是在美国看了原作,另一方面,年龄大了,中国知识分子,骨子里面的血液出来了,开始喜欢这个了。很多画家都是这样的,最后都是回到这个原点,不管走得多远,我中学时代对中国的绘画是没有什么兴趣的,就是喜欢油画,我从没画过国画,但是在美国看了原作以后,一直很喜欢,当然也还是没画过。我现在试图在我的画面上画出一种中国精神,可以追溯到在美国那段经历。

 

主持人:其实,你出国前画的也有这种感觉在里面。

 

何多苓:也是有的。只不过现在企图在技巧上有借鉴。把中国的笔墨趣味用在油画上面,这是技巧上面的探索,这个非常有趣,怎么用油画笔画出中国的笔墨之味?所以画起来有很大的乐趣在里面。当然在题材上,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这不是用油画的方法来画中国画,把山水画看成东方精神的代表,不一定。而是要继承一种精神,纯精神,而且被抽象出来的精神元素,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我们现在看到很多写实绘画,就是用西方的技巧来画中国风情的东西。比如陈逸飞,比如王沂东。

 

何多苓:我跟他们是相反的,他们是用西方的技法来画中国的。我正好相反,我画的东西,也许看起来有点洋气,不是特别像中国的,但是我的技法更中国化一些。我用油画笔来画的,笔墨的,写意的感觉。甚至包括书法的那种趣味在里面。从这个角度,我是跟他们相反,我画的题材,可能不是那么典型的中国画。

 

主持人:画面传达出来的气息很中国人的。

 

何多苓:这个是更重要一点。

 

主持人:能感觉到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关联。

 

何多苓:作为一种中国画家,虽然你也没有刻意这么做,但这些东西会流露出来,中国画家的一些基因,会慢慢的显现出来。当年听人说,油画要民族化什么的,事实上,这种事情都是自然而然就民族化了,我现在是很充分的民族化。现在用的技法是上学的时候没有的。有时候是正好相反的,但是这个问题过于专业,就不多谈,油画民族化应该体现在这个地方,一种精神,有一种东方的,中国的精神,那才能称之为民族化。而不仅仅是画中国题材,仅仅是内容上加以模仿。

 

主持人:是这样的。就像现在写实市场特别好,大家特别容易接受这个。你最初画得挺写实的,现在慢慢就没有那么多写实成分了。

 

何多苓:我当年画的乡土题材,也是很写实的。像这样整整画了十年,自己觉得有点疲劳了。后来到了美国,隔中国那么遥远,如果去画中国乡土的东西,自己都觉得不太真实。而且对于自己,完全变成一个纯粹构图上的演绎了,就是不断的重复。我这个人不太喜欢重复得太久,至少在当时那个时间,感觉到不想再重复了,就放弃了。

 

后来很多人为我惋惜,觉得当初的题材画得那么成熟,技巧也很熟练,而且尤其是商业的艺术市场出来了以后,那种画也能够卖好价钱,但是我断然放弃。很多人感到惋惜,画这种画在中国是一流的。为什么自己不去用它,是扬长避短的感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非要这么做?是不是受了现代思潮的影响,想跟着这个潮流改变自身什么的,真都不是。原因,第一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加深了,第二是自己想改变了,不想画下去了,老那么画就麻木了。自己现在想起来,也还是挺奇怪的,为什么一点就不画了,后来那种显然很有商业价值的时候,也没有回到那个路子去。这一点在同代人里面是很少有的。但是我自己不后悔,这种改变既然是发自我内心,就是自然、正常的,否则就是不正常,不自然的。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