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每一笔都是神来之笔 2011-04-28 10:13:41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段炼 点击:
何为“视觉文化”、何为“视觉文化研究”?问题貌似简单,二者的区分却微妙而必要,并由此引出后续问题:“怎样进行视觉文化研究”?以及诸如此类。既然这是关于视觉文化和视觉文化研究的译文读本,我们便不必自行回答,而需选译一个经典答案。这答案来自米尔佐夫教授选编的同类读本《视觉文化读本》

七、翻译与学术底线

 

收入这部选本的译文直接选自外语文献,于是涉及到翻译问题。25年前我初涉翻译,触及了几部艰深的美学理论、艺术史和文学史专著,深知译事之难。25年后的今天选编这部译文集时,有意急流勇退,只著不编,无奈丛书主编沈语冰寸步不让,我只好请初生牛犊来从事翻译。译事得到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助理彭肜教授及四川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所长支宇教授的鼎力支持,他们安排自己的研究生组成翻译团队,并邀请其他高校的教授、博士加盟,使得这部译文集能在半年内完成初译。

 

大约在两年前,针对国内艺术理论翻译中存在的误译和误导问题,我写过两篇文章,《蒙难的美术理论:试谈美术理论翻译的前提》及《误读福科论宫娥》,分别发表于上海《艺术当代》09年7-8合刊号与北京《批评家》09年第4期。二文的观点是,翻译艺术理论的前提在于译者的双语技能、专业知识、文化与跨文化的沟通。这三个前提也是翻译的底线。

 

中文“底线”一词或从英文bottom line直译而来,意思是说:无论过程如何,只需结局如此。十多年前好莱坞有一部关于二战时期美军与日军在太平洋小岛上苦战的电影,叫 A Thin Red Line,中文译作《一条细红线》,那条细红线指人的承受能力,这便是底线。

 

约请译者翻译这部文集时,我曾这样设想:最理想的译者是本科为外文专业、研究生阶段为艺术或文艺理论专业,而且中文写作也过硬,最好是大学教师或博士研究生。这样的要求可以保证外文理解和专业知识的双重正确,也可以保证汉语表述的清晰流畅。然而,这部译文集是纯学术著作,无商业利益可言,不易求得译者。于是退而求之:若译者是外文专业出身,我希望其懂一点当代文化研究,若是艺术专业出身,或文学类研究生,我希望其有相当的外文能力。所幸,这部译文集的学术价值较高,是北师大出版社的重点丛书之一。对那些执意做学问的人来说,既然目的不是赚钱,所以加入翻译团队便颇有吸引力。

 

可以料想,翻译团队的译者背景多样:学外语的、学艺术的、学文学的、学批评理论的有之,大学教师、博士生、硕士生也有之。人多力量大,翻译工作进展较快,我曾一度没日没夜地校读译稿、写作导读。译文集即将截稿时,团队一位译者写来邮件询问译稿要求。我说要确保外文理解正确、专业术语准确、汉语顺畅。译者回复:这是最低要求了。我寻思:这最低要求正是翻译的底线。

 

关于底线,除了以上所言,另一方面是工作态度,是先天的悟性和后天的认真。如果译者对翻译有兴趣,乐于反复修改润色,而不是出于别的考虑,例如经济效益、升级晋职、谋取名声,或者不得已而为之,那么,把翻译当作悟性的展示和认真的证明,就可能拿出上乘译品。翻译之难,也如太平洋上的海岛之战,或许,保住底线是从事学术活动的最低要求。

 

最后,感谢北师大出版社编辑马佩林先生、感谢浙江大学教授沈语冰博士、感谢四川大学教授彭肜博士、感谢四川社科院教授支宇博士,以及各位译者校者,若无他们的工作,本书不会面世。本书的译者校者均列于书末《谢辞》,以志谢意。书中的任何错处,皆为选编者之过,还请同仁批评指正。

 

2011年4月,复活节,蒙特利尔

 

[1] Nicholas Mirzoeff. The Visual Culture Reader, first edi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p. 13.

 

[2] 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3] 同上,第27页。

 

[4] Nicholas Mirzoeff. The Visual Culture Reader.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5] Ibid., p.10.

 

[6] Whitney Davis. A General Theory of Visual Cultur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1.

 

 


【编辑:唐越】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