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伤痕艺术”
20世纪70年代末,当“伤痕美术”让中国艺术在国际上拥有极高的知名度。何多苓是“伤痕美术”潮流中最重要画家之一,他的《春风已经苏醒》、《青春》、《第三代人》等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和现代意识,作品的先锋新锐恰恰是出于何多苓对古典和传统油画的创造性承续,这种画法时至今日仍被很多年轻艺术家模仿、学习。
新民周刊:您成名是因为1982年的那幅油画《春风已经苏醒》。那您整个的绘画风格是从那时候开始形成的吗?
何多苓:对。那时候受了美国画家怀斯的影响。看到他的作品非常震撼,然后就想象他的创作方法。那就形成了我80年代的绘画风格。90年代开始改变,2000年到现在又是新的风格了,基本上十年一变。
新民周刊:很多人评价您的画,觉得哀伤,抒情的风格一直在那儿,但同时又有人说您是个现实主义画家,您自己是怎样看待这些评价的?
何多苓:现实主义是指我画得比较写实吧。但从另一个方面我又不是一个现实主义画家。因为我的画从来没有直接地表现现实,这一点和别的画家不太一样。其他画家比如刘小东啊,李朝阳啊,画一些直接体现社会现实的东西。而我都是通过一种间接的表达,通过一种诗意的方式来反映社会,而不像新闻报道或者像电影那样的场面性的表达。
新民周刊:据说您后来拒绝称自己创作的是一种“伤痕艺术”。这是为什么?
何多苓:刚才已经说到了,因为我没有直接去体现社会现实。很多人那样去理解,但我的本意不是如此。我本意就是画一个抒情的画面。但当时那个时代很多产生的画都是和现实有关的,比如罗中立的《父亲》。所以我那个时代的画被作这种评论是很正常的。
新民周刊:但您的艺术手法、艺术理念和罗中立是完全不一样的。
何多苓:对。他也是现实主义画家,但我们的现实主义的路子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我们在技巧上也完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