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敏君 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全) 2010年作
装置艺术在中国的缘起从一开始就与观念相关,85思潮时期的一些摸索阶段的装置艺术如今都已经被写入美术史,装置艺术在那时简单鲜明,直接的观念表白。而之后的89现代艺术大展时期,徐冰、吕胜中、谷文达等艺术家的大型装置艺术成为经典,对于观念的表达更具有文化含义。观念在装置艺术的发展中占了比较大的趋势,观念也成为大势所趋。90年代中后期,邱志杰发起了“后感性”展览和探讨,他认为对于观念艺术的创造已经逐渐沦为简单的“智力崇拜”。之后的装置艺术开始出现多元化发展倾向,物理、新禅宗、文化符号、日常生活、文化战争、肉身等。而2008年以后的装置艺术更向多元化和多样性趋势发展,庞大现场、装置剧场结合、复杂工艺、设计倾向、日常生活、小制作等。
当代艺术无论从题材、表现形式、艺术语言等各个方面出现了难以归为某一总类的现状,艺术家们也在挖空心思寻找还没有被其他艺术家探讨过或者画过的新方式。对于社会、政治、文化、传统、环境、个人等问题的关注依然在继续,但是更多的是倾向于艺术家个人发展脉络。
【编辑:陈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