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职古根海姆时并无明确全球扩张计划
记者:有评论界人士把在你任馆长期间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全球扩张计划戏称为“麦当劳式快餐连锁经营”,对此你如何回应?
克伦斯:这些是他们的观点,也反映了他们相对的无知。我相信我从1988年开始担任古根海姆馆长以来,就一直用简单直接的方式清楚地表达我对博物馆的理解。我常说从20世纪末的观点来看,公共博物馆的历史可以简化为三个基本概念:第一,博物馆是个源于18世纪的概念(笛卡儿式的百科全书架构);第二,博物馆本来是被放在19世纪的盒子里,一个皇室宫殿的延伸(类似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坐落在紫禁城内的概念);第三,到了20世纪末,博物馆的形式就其本身结构上的注定命运而言,或多或少已经达到了最高峰。
我想表达的是,我们现在所认知的公共博物馆,是注定要被淘汰的。就像任何的有机体一样,为了要生存,它们不可避免地必须改变并进化它们的形式。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古根海姆。从1937年创立以来,这个机构已经有74年历史。你也许可以说它从一开始收入康丁斯基的作品开始,相对很成功地建立了一个当时第一流的艺术收藏。如今它已拥有15000件精品收藏。然而古根海姆和其他类似的机构,如伦敦泰特美术馆、巴黎蓬皮杜中心、纽约当代艺术馆等一样,一次只能够展出其永久馆藏中极小的一部分。我想问的是,古根海姆存在还不到100年,但是它再过50年会是什么样子?它还会继续收入藏品吗?这些收藏品要放在哪里?如果不在展出期间,放在哪里?仓库吗?如果是仓库,那目的是什么呢?谁来支付这笔费用?如果博物馆专业和行政人员不提出这些问题,并且试着找出解决方式,我认为这就是他们职业上蓄意的疏忽。
记者:如果是展出场地的限制,那么为什么不是原地或者就近扩张而是选择全球化扩张模式呢?
克伦斯:古根海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全球扩张计划,从来没有而且今后也绝对不会有。但是古根海姆在我20年的任期中的确回应了一些让更多藏品得以展出的机会。我刚当馆长时,知道博物馆需要改变,但是具体要变成什么样子,我也不清楚。当时就有人跑来找我,提出要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市建一座古根海姆博物馆。刚开始我认为这是个很莫名其妙的想法,萨尔茨堡不是音乐之都嘛,我跑那么远去干吗呢?后来细想,这个主意并非那么荒谬,古根海姆80%~90%的馆藏是欧洲艺术家的作品,我在纽约也面临展出和收藏场地有限的问题。
1988年,以总理弗拉尼茨基为首的奥地利正试图利用其在东欧和西欧之间的特殊地理位置。当时戈尔巴乔夫在苏联刚刚上台掌权,每个人心中都在寻求一种开放性,而且每个人都以为他会当政很长一段时间。东欧正在逐渐对外界开放,而奥地利曝出时任总统、前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曾在二战期间应征入纳粹德军的丑闻,奥地利急需把全球公众的注意力从瓦尔德海姆身上转移开来并重塑国家形象。于是建造一座拥有犹太名字且来自美国的具有全球知名度的文化机构满足奥地利政客的政治考量。那是他们的想法,而我的想法还是回到古根海姆150年后会变成什么样子这个问题上。于是我们在1989年6月完成了该项目的技术和经济总体规划,依次罗列场馆的大小,如何运营,大约需要多少投入等。没想到,几个月后柏林墙倒塌,大量东欧移民来到维也纳和奥地利,以至奥地利舆情和公共资金戏剧性地转移,众人追求开放性的兴奋期过去,开始反对建立萨尔茨堡古根海姆等文化旅游项目。但在仔细分析这个项目后,我开始发现了一个全球性艺术博物馆的新概念:其全球性在于所涵盖的当代艺术以及各个博物馆的地理位置,也同时拥有本土性,着重于当地的艺术家。换言之,一个全球性的艺术博物馆,可以是一种各自分别却有计划性地互相联结的展览空间网络。
记者: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全球扩张运动是你发起的,在你的领导下实施的。3年前你离开古根海姆之后,他们似乎搁置了该计划,或者说大幅缩小了该计划的规模。你觉得他们会完全停止全球扩张计划吗?缺乏资金是主要问题吗?
克伦斯:你关注美国政治吗?如果共和党上台执政,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不是想推翻奥巴马的医疗保险改革法案呢?在现代世界中, 企业和民主体系中权力过渡的重要特征,就是各式论述和多样性的概念。尽管一个管理者可能有自己的路线,但是其继任者就算没有完全改变这条路线, 也极有可能会修改和改进这条路线。主权国家的执政团队如此,企业的领导机制如此,博物馆的管理同样如此。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一个系统也只有如此才能有力地运作。这可能会影响到制度的持续性,但却也因此而增进了多样性。
我担任古根海姆博物馆馆长和首席艺术总监长达20年。在这段不算短的时间里,我实施了一套以改变为目标的计划,虽然有些人认为我的做法是激进的。我的前任是在古根汉姆担任馆长28年之久的托马斯-梅塞先生。我的看法和对美术馆的解读与他都不一样。我认为我的继任者理查德-阿姆斯特朗先生跟我有不同意见也是很自然的。我甚至认为他会被聘为馆长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虽然我从来没有在这点上和他讨论过,但我不认为他和我对古根海姆全球化的看法相同,我甚至几乎可以肯定,他并没有为追求这样的目标做好个人牺牲的准备。
不过,如果按照你的说法,“他们似乎已搁置这项计划”,是指他们不打算坚持全球扩张的理念,我倒不这么认为。据我所知,阿布扎比古根海姆正在筹备中,虽然可能会延长时限,但这不奇怪。弗兰克-洛依德-莱特在1942年被聘请为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的设计师,但是美术馆在他去世后的1959年才开业。这中间历时17年之久。有些事情就是需要花费时间的。如果按照这个标准, 阿布扎比古根海姆已经是遥遥领先了。这个项目显然也不缺乏资金,阿布扎比主权基金要比沙特阿拉伯的多四倍。他们同时还在推进阿布扎比卢浮宫计划,为此阿布扎比政府将支付12亿美元。至于全球扩张的概念,我几个月前在媒体上读过一系列关于古根海姆在芬兰发展计划的文章。虽然我原来也关注过芬兰,但我从来没有真正去实行任何计划。你应该去做做这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