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震:中国其实没有艺术评论 2011-12-17 16:43:37 来源:外滩画报 作者:黄俊 点击:
徐震不在乎被称作商业艺术家。他本身就是“没顶”公司的老板,他管理艺术家,统筹艺术品生产。在他看来,讨论艺术品是否商业化,这是很初级的问题。只有等到这个问题消失,中国当代艺术才会踏入全新的领域。

徐震

徐震   摄影:覃斯波 图片提供:没顶公司

 

徐震不在乎被称作商业艺术家。他本身就是“没顶”公司的老板,他管理艺术家,统筹艺术品生产。在他看来,讨论艺术品是否商业化,这是很初级的问题。只有等到这个问题消失,中国当代艺术才会踏入全新的领域。

 

上午10点,一身黑色的徐震已经坐在办公室等待采访。如此准时和严谨,似乎不像艺术家作派,反而叫人觉得他的形象更符合“没顶”公司老板的身份。

 

对于这些质疑,徐震一笑了之,正如同他对待外界对“没顶“公司旗下作品所作负面评价时的态度。“正如我一直在强调的,这是一种对抗——文化之间的,抑或是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他甚至坦言,他不拒绝商业,也从不无视炒作。“但当‘作品商业化’、‘作品炒作’等初级问题渐渐减少时,我想,中国的当代艺术就会踏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他说。

 

用沉默对抗质疑,中国其实没有艺术评论

 

让我们把视线拉回到2001年—— 年仅24岁的徐震获邀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成为国内最年轻的“威尼斯”参展艺术家。此时他的作品已经横跨装置、录像等多个领域。

 

随后,从《8848-1.86》中的“珠穆朗玛峰顶”到 《最后的几只蚊子》中的“微观蚊子”;从 《自己的俱乐部》中对真实的假想敌拳打脚踢到《18天》里用自制的飞机、坦克、军舰遥控模型“入侵”国界线,一个胆大妄为、满脸坏笑、擅长恶搞的青年才子形象被刻画了出来,而另类、极端、先锋这些字眼成了徐震最好的写照。

 

2009年,徐震宣布放弃“徐震”这个身份,开始使用“没顶”这个名字闯荡。公司选址僻远,地处上海西面的桃浦,以前的凤凰毛毯厂,如今的西部M50创意园区。徐震觉得, “市区的创意园区大多被商业画廊占据,还不如远一点。一图清静,二来空间更大。”

 

“没顶”在英文中写成“MADEIN”,或许可以理解为“made in”。在徐震看来,它代表一种没有主体的制造,既没有艺术家,也没有文化身份,它暗示着一种“无名的生产”。而这种取消主体的策略,事实上就是把自身作为了敌人,也就是徐震所谓的“对抗”。

 

“没顶”创办伊始,在外界眼中就是商业行为,而“没顶”艺术创作更遭到重重质疑,一时间成为话题。可当事人徐震对此始终没有任何回应。

 

“国内其实没有艺术评论家。那些学习美术理论、艺术批评的人都非常弱,这帮人从来没有与艺术家进行过深入交流。”徐震说。他甚至用“动物研究”做比喻。“研究一种动物,研究者需要到动物居住的地方进行深入探究,要了解动物为什么这么做。一个艺术评论家应当知道,艺术家什么时候有商业化需要,什么时候则要有个人化的追求。他们要去全面了解,而不是简单地站在圈外观看,只评价好看或不好看。”

 

在他看来,一个合格的评论家“要知道中国与国际艺术界的关系,要了解国际艺术界对中国艺术界的影响,包括未来的或是历史的”。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