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凯恩:旅行的意义 2011-12-30 09:54:11 来源:外滩画报 作者:侯瀚如 点击:
录像的发明并作为一种艺术门类而迅速普及,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旅行的理由和可能性。罗伯特-凯恩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他的影像创作,在当时,录像还是一种非常少见且极具实验性的媒介,因此凯恩无疑成为了这个领域的先锋。一直持续到今天,他仍然坚持着在影像领域的探索和尝试,不仅创作了大量记

民生现代美术馆的展览现场

民生现代美术馆的展览现场

 

罗伯特-凯恩是国际最知名的法国录像艺术家之一。12月19日在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的个展《旅行/相遇》,呈现了凯恩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录像创作。

 

我和罗伯特-凯恩的相遇非常偶然,却又极具启发意义。去年年底,当我完成一年中最繁忙的工作——第十届里昂双年展的策展事务后,正准备利用间隙好好休息一下,并完成马上要截稿的画册文章。罗伯特-凯恩和他出版人的一封邮件不期而至,邀请我为他的影像作品系列写一篇文章。

 

几天以后,我在旧金山的办公室就收到了一盒记录罗伯特几十年艺术发展的DVD作品集。我开始观看这些作品,它们简洁而吸引人,迅速把我带入了一个完全没有关注过的领域。

 

然而,很快我便发现,这个尽管看来颇为遥远的领域,其实与我对现实世界的理解相当接近,世界正因不同人、不同文化和思想的碰撞发生着剧烈的转变……罗伯特-凯恩的作品不仅与我内心深处的某些关键元素产生了共鸣,同时也开拓了我的视野。事实上,这些作品大多数都是艺术家去世界各地旅行的结果,这些地方我本来也很熟悉,然而,他却用一种极具条理的方式展现了它们最令人疏远的一面,让我变成我自己“地盘”上的陌生人……

 

旅行

 

旅行是一种最典型的当代生活方式。同时,它也可以植根于人类最悠久的历史中。人类正是通过旅行——迁徙、移民,游牧甚至流放——才开始逐渐书写历史,并形成完整的人性。

 

人生是一场持久的旅行,从起点到终点,从过去到未来,从记忆到现实,从情感到想象……凯恩的作品就生动地呈现了这一过程。同时,他的作品又极具当代性,不仅采用了最先进的技术(用电子技术创造图像与声音),同时试图探索和阐述我们当今社会一些无法绕过的议题——在稳定性、定居、地区性与变化、迁徙与全球化之间,以及因交流而产生的灰色地带中不断游移,或者用艺术家自己的话来说——“过路”(Passage)。

 

从早期作品《旅行的邀请》(L’invitation au voyage,1972)起,凯恩就开始了全球范围的旅行。这是一部非常简明扼要的短片,开头是一座小火车站——这也是艺术家的故乡。画面中不断重复火车来往的镜头,巧妙地运用了底片效果营造出一种梦境般的场景,同时画面里还出现了一些儿童的肖像照片。看上去鬼魅,却又华美而富有诗意。作品并非简单地将不同的视角、感受和情绪进行对比,而是一个诗意却混乱、模糊而复杂的集合体,把所有引起的思考包裹其中。

 

这件作品之后,凯恩就再也没有停止过他的旅程。而他的足迹也远远地超出了故乡的范围,试图伸展到地球的每个角落——从法国到亚洲,从南极到中东……

 

尽管凯恩被南极特别的风貌所吸引而穿越大半个地球,用《冬日之旅》(Voyage d’hiver,1993)和《圆圈》(Le Cercle,2005)记录了南极的美丽,但亚洲山水的温情特质似乎更能迎合他内心的情感需求,特别是亚洲的日常生活似乎总是与辛勤劳动和空灵自然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是个人的,也是文化的,更是艺术的。

 

从某种角度来说,凯恩与亚洲的邂逅推动他达到了艺术创作的真正高潮,他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先后前往亚洲,通过不同作品对这片大陆表达了他的情感与热爱。比如在1997年的作品《漂浮的身体》中,艺术家借用日本将现世比作“浮世”的概念,通过记录温泉中的各色人等,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浮世绘”。

 

在越南,凯恩将最平庸的日常城市景象幻化成一场十分具有戏剧性的“人间喜剧”,创作了作品《夜晚之外》(2005)。然而,这些喜剧效果绝非夸张到令人惊叹,而是具有流动性的,需要观者的全神贯注,又似乎不经意间就稍纵即逝。这是一趟永久的旅程,和旅行本身的意义“背道而驰”, 但这就是当代的生活方式。

 

最体现凯恩这种矛盾性的例子,当属他关于中国的一些作品。如1989年的《香江颂》、2001年的《广东,中国人》、1995年的《七境观》和2003年的《紧抱》。来到中国,凯恩立刻被这里各种元素的穿插转换吸引住了。一方面街道上来来往往的喧闹声、京剧唱腔、心跳声甚至是寂静,构成了凯恩眼中具象音乐最好的素材;另一方面,城市的影像、自然和穿梭的人流也深深地迷住了他。观众被这个漂浮的世界所包围,在真实和科幻中穿梭,仿佛身体也体验了一次旅行。这种表现方式极具隐喻性,甚至有些形而上的意味,但却非常接近我们真实生活中“琐碎的片段”。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