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旁观”——走进王劲松的艺术世界 2012-04-06 15:17:12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于海元 点击:
王劲松说他是一个“旁观者”,在于他明白我们身处其中的世界每天看似毫无联系的各种琐碎的偶然的事情,背后有着盘根错节的根源,正像海面上看似不相邻的两座冰山在海底正在互相碰撞挤压一样,只要我们能够深潜下去,就会有大发现。

由 《标准家庭》想到的

 

拍摄《标准家庭》的灵感,源自于1996年王劲松为油画创作搜集素材。那时候,王劲松给一些普通家庭拍合影,准备留做资料。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拍摄的这些家庭中,相当一部分都是由父亲、母亲加一个孩子组成的。而且这些家庭最习惯的合影方式是3口人坐在一起,父母在两边,孩子在中间。正是这个在当代中国再平常不过的画面给王劲松带来了灵感。

 

事实上,这种家庭模式并不是自然形成的,它与中国的人口现状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其实早在五十年代北大老校长马寅初就提出了中国要重视“人口问题”。后来却被冠以反动学术权威之名,被一再批斗。没曾想马老一语成谶,人口问题果成为中国最大问题,到八十年代,当权者大笔一挥,计划生育!但谁有权利这样去做呢?这又与中国的特殊政治体制密切相关 ;中国的传统是养儿防老,多子多孙,人丁兴旺,甚至一个大家族都住在一个屋檐下。计划生育政策极大地加速了中国传统大家庭的分裂,中国聚居的大家族迅速分裂为一个个的小家庭,一对父母一个孩子。《雷雨》、《家》、《四世同堂》这些名著中所描绘的那个中国已经不复存在了。

 

一个孩子没有兄弟姐妹,好几双眼睛投到他一人身上,对他的成长与未来有什么影响?一对父母的全部希望与注意力都放到一个孩子身上。他们的生活方式、心理状况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在中国,家庭是社会中最小的单元,也是最牢固的单元,三纲五常几乎都是谈家庭关系的,这种家庭关系的变化又会对这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伦理价值产生什麽样的影响?这些问题就像沙漠上的一棵小草,看似一颗颗形单影只,其实根部盘根错节,一环扣一环,有着难以理顺的深层根源。

 

王劲松并不着意去理顺,也不着急做判断。他不是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他是艺术家。他看到了,想到了,他要通过最直接的方式将之展现出来。他想要的是一个共性的东西,他不关心某个人怎么想,是否快乐,是否伤心,他需要一个关于“标准家庭”的整体的感觉,整体的印象,整体的一个道具感。他在拍摄中大量的重复,因为“重复”可以使个体的意义被忽略,生发出人类共有的含义的同时又能对一个很单纯的概念起到强化效果。他并不想在作品中强加什么具体的观念,也无意去评判这种状况的利弊。只是想引发出更多的思考,因为作品的观念也正在其中。可以说是始于旁观,止于旁观。

 

正因为有这种想法,他没有像大多数中国艺术家一样,沾染上“表现”的毛病,而是罕见的藏在了镜头之外,这种“冷酷”的回报就是“意图”渐渐退后,图片开始言说。当二百张《标准家庭》放到一起的时候,传达出的信息量是丰富而且多方面的,他注意到几乎所有的家庭都选择了孩子居中,父母在两旁这种坐姿,可能这是他们认为最安全的姿势吧!在拍片时,他让对象换上自己喜欢的衣服,发型,虽然每个家庭的穿着各不相同,但并置在一起,却依然强烈的显现出时代的价值取向,所有的这些内容都不是预先想到的,是作品自身生长出来的。这也体现出了重复的力量。

 

由 《双亲》想到的

 

1998年的《双亲》系列其实是对《标准家庭》的延续,它同样是对家庭、对生存状态的关注。《双亲》的拍摄动机源自王劲松的一次回家探亲,为父母拍照。王劲松老家在东北,他的父母有5个孩子,毕业后全部被分配到异地,独立生活。老两口相依为命,又苦于无力改变现状。像中国大多数父母一样,他们整日惦记着子女,却又难于表露。这一切王劲松都深深体会在心里。王劲松联想到了中国许许多多退休的老两口,年轻时他们把一切都倾注给子女,当把子女培养成人后,子女又都个个奔向异地他乡的工作岗位。他们不再有传统的四世同堂,也不再有天天团聚的喜乐。他们苦涩地体验着自主的新观念。他们尽可能地不去拖累子女,用自己的概念和方式生活在一种孤独无奈的状态中。在这个现实的背后,是 城市拆迁、下岗、人口迁徙、计划生育、市场经济等等一系列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双亲》是这种变化的一个缩影。在这里,艺术不艺术已经不重要了,艺术家在与社会、生活的接触中产生了一些感受与看法,他不能憋在心里,要与之做一个了断,“艺术“不过是了断的方式,只有将它完成,才能重新上路。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作品均是有感而发,甚至都来不及考虑它是不是‘艺术’”。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