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旁观”——走进王劲松的艺术世界 2012-04-06 15:17:12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于海元 点击:
王劲松说他是一个“旁观者”,在于他明白我们身处其中的世界每天看似毫无联系的各种琐碎的偶然的事情,背后有着盘根错节的根源,正像海面上看似不相邻的两座冰山在海底正在互相碰撞挤压一样,只要我们能够深潜下去,就会有大发现。

由《百拆图》想到的

 

王劲松是一个关注社会的艺术家,这个社会的变动频繁到让人麻木,每天不断有各种各样的讯息撞入我们的视线,哪些是有价值的,哪些是垃圾,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而艺术家有时却真的能将“垃圾”变废为宝。拆迁是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一个词汇,城市中很少有人在二十年内没搬过家的,一方面人口不断膨胀,中国人正迫不及待的与贫穷的记忆割裂,不顾一切的奔向新生活;另一方面,种种权利资本假规划之名,中饱私囊,像传说中的饕餮一样将大量老百姓世代居住的土地吞入肚中。于是,中国变为了一个大的工地,拆了建,建了拆;这片土地上的历史、记忆、人情都在一点点的消失,当一切都归于平静之后,这将是一个全新的失忆的国家。可以说拆迁已经不只是一个城市规划的问题,他背后隐藏的是权利与个体之间的对抗,资本与权利之间的渗透,人性在欲望之中的挣扎,当然,还有数不清的泪与血。

 

对于这个现象,媒体也好,社会学家也好一直在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而王劲松,作为一个艺术家,他的作品《百拆图》却是对这一问题的无声诉说。他为各处残垣断壁上的“拆”字挨个拍摄了一番“肖像”。

 

这些字充斥在中国的各个角落,随处可见却又无人真的去审视他们。事实上,在中国人眼里,甚至已经忘了“拆”是一个字。它变成了一个咒语,一个命令,代表着强制,代表着颠簸,代表着冰冷等等很多东西,但就不是“字”,不是一个有形象,有温度的“字”。

 

而王劲松以极大的耐心将之一一拍下,摆在了我们的面前。然后,我们第一次开始脱离现实,在安静的镜框中审视这些“拆”字。这时,它们像别的肖像一样,开始对观者诉说,细节开始显现。笔迹的痕迹,颜色,墙体的质感,字体的结构等等都各不相同,这才发现它们之间原来区别如此之大,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韵味,我们几乎要将它们作为审美的对象来品评,来欣赏了。但在欣赏的过程中,观者仍是不确定的,不确定自己已经掌握了图片传达出来的全部讯息,总感觉又漏掉了一点什么,毕竟在自家墙壁上第一次看到它时的触目惊心还历历在目,真的要在这个场合与之和解吗?这不能肯定。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终于可以换一个角度看待事物,意识到世界并不像我们日常所见的那么理所当然,铁板一块。这是艺术家送给我们的视觉与思维的双重礼物。

 

从这些图片中,我们看不到“作者”。他没有“表达”,只是“陈列”,就好像将他自己的视网膜用照相的方式固定下来,摆出来让别人看。这些图片几乎就像人的“观看”一样简单与复杂。因此王劲松曾经否认自己是在摄影,他认为自己只是在“照相”,从中可以看到他的态度,这种态度在他的创作中是以一以贯之的。

 

由《天问》想到的及其他  

 

在2010年,王劲松展出了他的最新作品——《天问.》。作品中形形色色的人抬头向天,眼光飘出镜头之外,落在虚无之处,那里是否可以得到安宁?是否可以得到抚慰?这是一个永恒的问题,也是生活在尘世中的渺小的人无以依靠时的慰藉。王劲松在拍摄时发现,这些被拍者在抬头望天的一刹那,表情发生了变化……。中国老百姓相信“苍天有眼”,你注视它的时候,它也在注视你;又将清官称为“青天”,“天”成为了正义的化身。“天”在中国文化中如此重要,因此,在抬头望天时,怎能不“端容相见”?

 

王劲松在展览现场,巧妙地将照片设置于地板之下,观者弯身、凝视,迎面碰见一张张憔悴、苍老、幼稚、受尽生活苦难的脸,与一双双迷茫、疑虑、漠然的眼睛四目相对。在我们看惯了百般涂脂抹粉的各种笑脸之后,已经多久没有看看这样真实的面孔?没有想想这些面孔后的心灵在想些什么,在需要些什么?是没看到?还是不愿看到?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相反我们的双眼却已经被媒体遮住,难以自己去“看”,去“发现”了,我们看到的,只是需要被我们看到的。而在王劲松的作品中,这些平庸的不能再平庸的底层百姓,第一次成为了我们在精心布置的展场中的欣赏对象,不是平视,而是我们可笑的高高在上,脚底下是一排排的抬着的脸。我们能干什么?观看?思考?解救他们,将他们一一从现实的牢笼里解救出来?而我们哪一个不是在牢笼中?看到他们,我们是庆幸自己的“幸福”,还是突然觉察到自己的“无力”?

 

没有答案。因为艺术家如往常一般的退后了,他一如既往的不发言,只是记录自己的“旁观”,将之展示出来。然后将我们这些观者留在现场,尴尬的观看他的“旁观”。至于你怎么想,他就不管了!昆德拉说过:“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王劲松当然不是上帝,但当我们在他的作品前摒神凝思的时候,王劲松可能也正躲在角落里旁观偷笑呢!
 

 


【编辑:陈耀杰】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