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锋:抽象艺术与文化身份 2012-05-18 13:46:03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彭锋 点击:
今天举办一个如此盛大的中国抽象艺术大展,缘于怎样的契机?由国际策展人主持策划,蕴含怎样的考虑?15位艺术家的近70件作品透露怎样的趋势?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这些作品与此前的抽象艺术有何不同?

今天举办一个如此盛大的中国抽象艺术大展,缘于怎样的契机?由国际策展人主持策划,蕴含怎样的考虑?15位艺术家的近70件作品透露怎样的趋势?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这些作品与此前的抽象艺术有何不同?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它们针对的是怎样的社会问题?从哲学和美学的角度来看,它们给我们提供了怎样的启迪?

 

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从总体上来思考当前中国的抽象艺术。我将当前中国的抽象艺术运动称之为新抽象。它之所以是新的,原因在于它既消解了20世纪上半叶盛行于欧洲和北美的抽象艺术的形而上的假定,也消解了20世纪后20年中国抽象艺术中的政治使命和文化使命,从而最大限度地展示了艺术家的个人经验,向纯粹艺术逼近。

 

丹托(Arthur Danto)认为,艺术的历史是艺术自我认识的历史,即艺术最终认识到自己是艺术。当艺术最终认识到自己是艺术之后,艺术就终结了,因为这时艺术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关于艺术的认识。于是,丹托重提黑格尔(G.W.F. Hegel)话题,艺术终结到哲学中去了。对于丹托的这个论断,我只是部分地同意。中国新抽象艺术,也是艺术最终认识到自身是艺术之后的成果,但是,关于艺术的自我理解并没有终结艺术。艺术并没有演化成为哲学,不仅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艺术永远也不可能达到彻底的自我认识,纯粹艺术只是一个乌托邦。当前的中国新抽象,以一种更加纯粹的艺术形式,让我们触及这个久违了的乌托邦。

 

一、同样的镜子,不同的寓意:前现代主义的分歧

 

让我们简单地回溯一下传统。中国传统艺术中不乏抽象的成分。比如,书法就是高度抽象的艺术。这与古代中国人对艺术的认识有关。让我以镜子为例,来说明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对艺术的认识的差异。

 

众所周知,柏拉图将艺术视为镜子,从中看到了艺术是现实的影子,从而形成了主导西方艺术界的模仿说或者再现说。艺术与现实,看上去一样而实际上不同,艺术只是制造现实的假象,目的是欺骗小孩和愚人,因此柏拉图号召将艺术家从他的理想国中驱逐出去。后来的艺术家没有因为艺术像镜子而贬低它,但是他们看到的也不是镜像的超越性,而是镜像的真确性。像镜子一样的艺术,是对现实的忠实反映。这些艺术家甚至还不如柏拉图,因为他们忘记了镜像跟现实在本体论上的区别,让艺术沦为现实的奴隶。

 

古代中国人和希腊人关于艺术与现实之间的本体论差异的认识没有不同,但他们做出了完全不同的评价。柏拉图因为艺术之虚而贬低它,古代中国人因为艺术之虚而褒扬它。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诗者,吟咏性情者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因,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与柏拉图厌恶艺术虚幻不真不同,严羽从虚幻不真中看到了诗的妙处。艺术之所以富有魅力,一定不是因为它跟现实一样坐实,而是因为它的虚灵。镜像完成了第一次超越,是对现实的第一次抽象。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