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神性
王澍表示,象山校区的建造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不仅仅是设计的深化所遇到的挑战,还包括建造费用(象山校区造价仅1000~1500元人民币每平方米)的约束。“在象山校区一期建成之后,有位建筑师告诉我,这是中国当代建筑语言的一个大的突破,特别是在尺度的扩展方面。因为中国传统建筑都很小,相关的建筑语言却已成熟。而今规模放大4倍之后还能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园林的风韵与意象的内涵,颇不容易。”
“这与美院的氛围很有关系。有人说象山校区是许江和我‘文人唱和’的产物,其实并不是虚的形容,是有具体细节为证的。比如他写诗‘象山三望’与我交流,一首诗的大意就是这里是夜晚的渔港,所有的楼群都是夜泊的舟船。而我已经在纸上画出山南校区第一张草图——一片房子像船一般停泊,取其意境‘象山夜泊’。另一个细节是,山南校区建造中我第一次使用大面积的暗和黑的材料。因为它不会喧哗夺目,就像淡淡的夜晚。”
王澍感慨道,国际上有建筑评论家指出,象山校区是将建筑和景观完全混合了,达到无边界的效果。其实,这并不是在建筑做完之后再做景观设计,而始终是在构建某种景观状态的建筑,并形成山与建筑的相互映衬与唱和的关系。“常有艺术评论家感叹,中国山水画到宋代后神性就不见了,而今天50余米高的象山被许多人认为,已经重新恢复了一点点神性的气息,这是靠很多人精神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大学建筑如何引领方向
“在今天,‘自然’已然被排除出大学校园之外,成为文明教化的‘他者’。要拥有一山一水,在今日大学而言何其奢侈?”许江强调,如今中国大学建造的趋同化已十分严重。据其所知,有所大学的设计院竟然规划设计了近200所大学,这能不重复吗?他不无调侃地描绘了一幅人们司空见惯的大学校园场景:眼前是一座高大雄伟的大门,中间是笔直宽广的大道,大道中间是花坛,在大道终端有30多级台阶,上面承载着一座庞大庄严的图书馆。它的右边是多重走廊连接贯通的教学大楼,让学生不必冒雨即可四通八达。学子们在没有树木的体育场上奔跑。什么都有了,就是没有“空”。太多的大楼,缺少大树;太多的捷径,缺少远方。“在中国,按知识分科的教学系统中,承载我们身体和精神居所的建筑专业被划分在了工科,划分在技术化、工具化的类别中。建筑这一人类栖身之母的大课题变成了单纯的技术课题,这就带来了一个大问题——城市的趋同化与人文家园的缺失。因此,我们必须要以艺术的内涵来拓宽建筑的思维,使研究的视野涵盖艺术学、人类学、社会学以及横跨人文和科技思维,这样才能营造出大学的望境,才能使建筑真正有思想,传递出时代关怀与人文气质。”
王澍进一步分析认为,就从中国大学校园的中轴线来看,这种做法西方大学很少见,堪称中国特色了。“其实这更多代表着过去官府、衙门和庙宇权势的符号表达。大学传达给年青一代的教育就是这样的信息吗?39级台阶,是皇权时代的建筑语言,它是权力和独裁的象征,但现在却大量用在图书馆类的建筑中。而即使是古希腊民主时代的建筑也只有几级台阶。因此,对学子而言很重要的一项教育首先就在大学建筑里,在这些设计的细节传达中。大学的建筑具有方向引领性,应该通过它帮助教育找回根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