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该不该用纳税人的钱为希克巨资买单? 2012-08-22 14:19:15 来源:新浪网 作者:朱其 点击:
对希克的质疑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 希克的藏品是否有资格代表中国当代艺术;2.香港九龙政府该不该花费纳税人巨额资金为艺术史价值尚有争议的作品买单;3.希克与九龙政府的这笔交易到底是捐赠、半捐半售,还是收购?

前瑞士驻中国大使希克近期遭受大陆艺术界及媒体的质疑,其原由是香港九龙政府将花费巨资为希克建立永久场馆,并向希克支付高达1.77亿的巨款。

 

对希克的质疑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 希克的藏品是否有资格代表中国当代艺术;2.香港九龙政府该不该花费纳税人巨额资金为艺术史价值尚有争议的作品买单;3.希克与九龙政府的这笔交易到底是捐赠、半捐半售,还是收购?

 

由于作为前驻中国大使及收藏家的身份,希克近年逐渐成为中国大陆的媒体明星,甚至在一定程度神化的地步,各种不符合事实的称号冠予希克,诸如“中国当代艺术早期重要的收藏者及推手”、“囊括了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的好作品”等等。这些违背艺术史常识的传言,经由一些资本炒作人群以及无知的艺术爱好者、媒体的不断放大,这些年在国内慢慢成为一种确信无疑的话语强势的“事实”。

 

希克的藏品能否代表中国当代艺术史?

 

希克进入中国当代艺术圈的时间是九十年代后期,以1970年代末至今的三十年为周期,那些前二十年的当代艺术运动跟希克一点关系也没有。在收藏方面,大陆、港台、东南亚的华人藏家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就介入,那时还根本没有希克的影子。所谓“中国当代艺术早期重要的收藏者”,纯属子虚乌有。

 

国内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情况一直存在无知的误传,以为最早购买中国当代艺术的是欧美藏家。实际上,最早购买的是大陆、港台和东南亚华人,比如,赞助89大展的宋伟、香港的金董建平、台湾的王文纪、印尼的林大艺术中心等,欧美藏家大部分是在1993年威尼斯双年展以后才出现的。从这个收藏版图看,希克收藏的大部分是90年代中期以后的作品,即使他后来试图回购八、九十年代的作品,但这种回购的数量是有限的,很多藏家未必愿意卖给他。

 

媒体坊间所传的以希克、尤伦斯为代表西方藏家垄断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精华之作,这都是圈外人不了解内情的误传。华人藏家的早期介入足以打破希克垄断三十年的谣传,比如香港的金董建平收藏了国内八十年代初的不少抽象绘画的开拓之作,光这一块领域就是希克所望尘莫及的。

 

除上述华人藏家早期介入的原因外,还有两个因素亦制约着希克等西方藏家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垄断:1. 在1993年威尼斯双年展后,欧美建立了一个西方化的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的标准,比如玩世不恭的艺术、讽刺毛泽东像的政治波普等。这一部分作品并不一定代表中国当代艺术的核心价值,但希克基本上是按照1993年后的西方标准来选择收藏对象的,这就不能保证这个标准下的藏品一定是最有价值的。2. 尽管在近十年希克试图将收藏范围覆盖整个当代领域,但中国当代艺术的传播状况非常复杂,比如抽象艺术和当代水墨在九十年代一直未被西方关注,在国内一直存在“有名的艺术家不一定优秀,优秀的艺术家不一定有名”的状况,当代艺术仍有一部分优秀艺术家未能出名。因此,希克的收藏很难做到覆盖这两个领域。在2008年的卡塞尔文献展上,中国参展艺术家基本上都是希克推荐的,有一些在西方未走红的艺术家,但水平也是良莠不齐。

 

江湖上所传言希克垄断三十年好作品,即使不考虑上述艺术圈实践的复杂状况,单从艺术收藏史的常识看也是不可能的。稍有艺术收藏史常识的人都知道,一个收藏家哪怕再有钱,他既不可能垄断一个时代所有艺术家的好作品,也不可能垄断一个艺术家一生的所有好作品,无论是中国古代的皇帝,还是西方的富豪,古今中外从未有人做到这一点。原因很简单,大部分艺术家在早期奋斗时,他没有机会接触有钱人,等到有钱人出现时,他的早期好作品大都已被不太有钱的人买走了。也没有任何一个富翁能在事后花巨资全部回购,因为大家不一定愿意卖给你。这也是艺术收藏的魅力所在,因为它不是有钱有势就能囊括天下所有。

 

希克近期在媒体采访中为自己辩解,声称他的藏品还未全部公布,别人就匆忙下结论,但他又声称自己的藏品代表中国当代艺术史。这一点对他而言非常重要,因为如果他的藏品不代表中国当代艺术史,九龙政府拿纳税人的巨资为其建馆就是一个错误的决策。

 

问题是,对希克藏品的代表性的判断,并不需要看过他的全部藏品。这个说法冒似有理,实际上没有意义。从中国当代艺术的演变及其收藏的宏观版图、别人比他介入更早的收藏、西方带有偏见的艺术标准以及国内尚未完全定论的当代艺术等,这些方面的事实足以确认希克一个人的藏品不可能代表中国当代艺术史。

 

香港政府该不该耗费纳税人巨资为希克买单?

 

希克在媒体访谈中强调他才是自己藏品的专家,但这个“专家”的含义是指什么呢?是指他了解自己的藏品的技术状况,还是认为他自己就是艺术史专家。

 

从九十年代初西方介入中国当代艺术之后,事实上,大部分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家都不是很懂艺术。希克的自信可能来自于他的藏品的覆盖面,即他把圈内能听说过的艺术家的作品都买过一件,这是所有不懂艺术的藏家“广种薄收”的基本做法。问题是某些被西方和国内炒作资本的有名艺术家,以后未必能进入艺术史;还有不少优秀的艺术家尚未有名,这些人都不在希克的收藏范围。

 

【相关阅读】

是希克慷慨,还是香港在慷慨?

乌利·希克:“我本想捐给中国大陆”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