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贵重藏品的持有动机(之二) 2012-11-01 10:19:55 来源:AMRC艺术市场周报 作者:郝若楠/王潮莹编译 点击: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财富与金融服务行业间的粘合度日益提高。现在寻求多样化的投资者可以通过专业的贵重资产投资基金来实现其目的(图8)。他们通过诸如梅摩艺术品指数(Mei Moses Index for art)和Live-ex葡萄酒100指数来追踪价格变动。

14

但是持有贵重物品是否真的是理想的投资方式呢?的确有一些投资者因此而获利,但大部分人都无法获得理想的回报。梅摩综合艺术品指数11(The Mei Moses All Art Index11)重点追踪在纽约和伦敦进行销售的绘画作品,在2011年的回报率达到11%,以9个百分点的优势击败了准普尔500指数(the S&P 500),从这一模型考量,艺术品投资回报有超过股票的可能,但显然其在特定年份中特定指数的表现并不能代表整体情况。

很多观察者同样指出了艺术品指数的问题。艺术品指数,如梅摩指数(Mei Moses Index for art),仅能覆盖艺术市场的一小部分通过拍卖行进行交易的作品,但私下交易和通过艺术品经销商的交易才是艺术市场中的主体。同时存在的还有“选择偏倚”(selection bias)的问题,因为只有拍卖行愿意销售的作品才能进入拍卖。

艺术品指数也不包括那些拍卖行拒绝再次销售的作品。”多伦多约克大学舒克商学院(the Schulich School of Business)的唐· 汤普森教授(Professor Don Thompson)《艺术经济》特约编辑、《身价四亿的大鲨鱼》一书的作者)这样认为:“没有成功拍卖纪录的艺术品不会在权威的夜场拍卖中出现,因此艺术品指数中只会出现那些作品成交记录不断上涨的成功艺术家,这就好像只看到了标准普尔500指数(S&P 500 stocks)上升,就断定投资股票是好主意一样。”

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贵重资产与广义的金融市场(broader financial markets)的状况无关。2008年经济危机首次爆发时,很多收藏品的价格也随之一落千丈,当金融市场在2010年恢复元气时,艺术市场同时反弹。学者威廉姆·戈茨曼(William Goetzmann)将自1765年起至今的艺术品价格与同时期伦敦股票交易所的表现进行了对比,发现二者的走势间存在很强正相关关系。

企业家和金融从业者更可能入手贵重物品。 从事这些职业的人群丰厚的收入和大量的财富在金融市场动荡时会受到极大影响(图14)。“贵重物品的需求由高收入投资者驱动,但具有很强的周期性特征。”戴维斯博士(Dr.Davies)如是说。

贵重物品投资除了与金融市场状况密切相关外,还极具风险。以艺术品行业为例,媒体报道倾向于将焦点锁定在拍品价格经常大幅超过预期的重量级拍卖公司。但很多拍卖公司却从未提起过其存在大量流拍的事实。”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