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成了民间传统艺术的救命稻草? 2013-02-22 11:02:15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苏锐
春节是窥探民间艺术发展状况的一个窗口,也是民间艺术生态的“体检室”。从创作者角度说,民间艺术是以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主体,以满足创作者自身需求或以补充家庭收入为目的,甚至以之为生计来源的手工艺术产品。

皮影戏

皮影戏

民间,人民群众中间;艺术,反映当地社会生活,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意识形态;春节,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最热闹的一个古老节日。将上述三个词语组合,人们在脑海中立即可以拼接出中国传统文化最具色彩的场景:惟妙惟肖的皮影戏、巧夺天工的剪纸、锣鼓喧天的舞龙舞狮以及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人群……

与曾经相比,民间艺术已经衰落。作为劳动者为满足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民间艺术兴盛之初便伴随着人民的认可。千百年过去,人类社会经历了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信息化时代的变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消费日趋多元化,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民间艺术也不断发生着新变化,产生了诸多新形式,可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相反,从民间传承艺人濒临断代到地方剧种鲜有人问津,近年来,不断有媒体曝出民间艺术发展受阻的问题。值得欣慰的是,我们还有春节。作为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年春节期间,各地都会上演一些民间艺术大戏:灯会、庙会、贺年会,秧歌、舞龙、吹糖人,从非遗文化节到民俗艺术节,各地政府力求借节庆活动盘活民间艺术的苦心不言而喻。但是我们不禁要问:春节对民间艺术的保护传承到底有多大作用?它真的会成为民间艺术的救命稻草吗?

今年春节期间,笔者走访了家乡的一些老艺人。他们有的是当地写春联的老先生,有的是赶大集卖糖人的小贩,还有的是在过年期间爱好在村里表演杂耍的老人。当笔者问起他们今年的生意怎么样时,其无一例外地露出了无奈的表情。“其实过年就图个乐子,以前在村里敲个鼓、打个锣还有人围着看,现在家家户户都有电视,谁还看这个?”笔者老家村里的老张是个敲鼓好手,但说起过年,他也只能无奈地摇摇头,“小孩子都在家看电视上网了,大人们则坐一起聊天吃饭,没人爱好这个了。”老张的话虽不全面,但也说出了当下我国大部分民间艺人春节期间所面临的一个窘境。

春节是窥探民间艺术发展状况的一个窗口,也是民间艺术生态的“体检室”。从创作者角度说,民间艺术是以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主体,以满足创作者自身需求或以补充家庭收入为目的,甚至以之为生计来源的手工艺术产品。伴随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文化需求增加是不争的事实。人们是否已经对民间艺术失去了兴趣?当然不是。每一门民间艺术的诞生,都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与民俗活动密切相关。以流行于山东莒地的过门笺子为例。作为我国传统剪纸系列中的一个艺术品种,春节贴过门笺子在山东莒县等地是流传久远的古老习俗。2007年,莒县过门笺子被列入第一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地也产生了大量以过门笺子为主业的小企业或家庭作坊。可就是这样一种带有喜庆民俗色彩的民间艺术品,其发展却举步维艰。消费者说:过门笺子讲究手工剪制,可现在都是用机器刻模版,大同小异,缺乏创新。制作厂家则说:手工剪制费时费力,根本挣不着钱,研发新样式还会增加成本费用,影响销量。

民间艺术源于田间地头的民间生活,既有自娱自乐功能,又有祈福驱邪、惩恶扬善之意义。民间艺术与人民群众的精神认知、社会实践联系紧密。有生命力的民间艺术应是物质载体、思想内涵、实用功能相统一的产物。利用春节盘活民间艺术的举措具有可行性,但春节绝非民间艺术的救命稻草。民间艺术植根基层,源于生活,其传承发展最终还要回归本源:日常生活。比如可在学校里多开一些民间艺术课程,文化主管部门多组织一些民间艺术展演,艺术研究机构多研究一些民间艺术课题……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人已很少有人愿意学习传统工艺和费时费力的手工技艺。将代表性民间艺术列入地方或国家保护名录是保护的一种方式,但更重要的是让民间艺术重回民间。我们保护民间艺术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将民间艺术纳入现代生活,在传统民间艺术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理念和现代科技,发展和创新民间艺术,让这些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符号跟随社会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关链接】

访谈苏梅:传统民间玩具的当代走向

吴祚来:春节与国家文化主义

【编辑:田茜】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