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意图的载体——涂少辉的工笔画 2013-05-11 17:01:21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杭春晓
工笔画对涂少辉而言,与其说是审美形式的媒介,不如说是视觉意图的载体。涂少辉的作品,游离了我们概念中的工笔画,呈现出某种异样的图像经验。我们很难用工笔画一贯的审美方式来评价他,只能转换视角去面对。

《置若罔闻》 绢本设色 33×34厘米  2013年

《置若罔闻》 绢本设色 33×34厘米  2013年
 
《N鸟朝凤》 绢本设色 134×200厘米 2010年 

《N鸟朝凤》 绢本设色 134×200厘米 2010年

工笔画对涂少辉而言,与其说是审美形式的媒介,不如说是视觉意图的载体。涂少辉的作品,游离了我们概念中的工笔画,呈现出某种异样的图像经验。我们很难用工笔画一贯的审美方式来评价他,只能转换视角去面对。那么,这样的视角该如何获得呢?毫无疑问,它并不来源于传统。正如,他画面中独树的枝叶、沉暗的倒影,甚至笨拙的机械鸟,与自然主义的情绪经验、视觉显现,甚至精研描摹的刻画方式,没有任何联系。相反,这些图样的组合,带有强烈主观拼合的意味,是一种设计出来的意图,抑或说主旨。

而人们更关心这样的意图到底是什么。比如,为何树枝上栖息着机械鸟?为何有的鸟是剪影的样子?对此,可能会有各种解释的方式,比如工业感的体验对于自然的浸入,现代生活破碎感对于我们自然记忆的破坏等等。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这种意图设计化的图像经验,背后有着怎样的视觉生成原则?以及这种原则在中国画领域的出现,有着怎样的原因?

绘画,作为一种视觉编码,其生成原则往往隐含某种观看世界的方式。诸如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绘画,预设了静止时间状态下的空间观看,并因时间停滞而出现三维空间在二维平面上的幻觉显现。它的背后,隐含了一种求真意识:自然可以在我们的视觉中获得真实呈现,也即,我们观看的自然可以获取某种客观性。但显然,类似涂少辉这类的绘画作品,所谓的“真实”并不具备客观性,也不源于自然,而是一种主观意志的表述需要。

相对于西方绘画,中国画一直以来都具有某种主观性,而非客观性。那么,涂少辉这样的创作,是否仍然在重复传统中国画的某种观看世界的方式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传统中国画的主观性,来源于绘画语言与描绘对象的分离。但是,这种分离消解的仅是静止的客观自然,而非某种真实性。中国画对于真实的理解,不是某个停滞时间下的客观,而是一种时间流动过程中的真实。它的视觉生成方式,往往隐含了多个时间点的影像,并因这种时间点的选择而注入主观情绪性的感触。

从某种角度上看,这种被称之为“意象”的视觉经验,仍然以其与自然的关联而成为另一种求真意识——自然在流变之中显现其真实状态。然而,涂少辉的图像经验,与此差异明显。他并非一种抒情的主观性,因而与自然的关系是游离的。从他的创作思路来看,自然只提供了某些话语元素,比如花、木、鸟、禽等。但这些话语元素的组合,却与自然毫无关系,是一种预设的意图。在涂少辉这里,视觉的生成并非为了追求某种真实,而是借助视觉元素进行一种观念设计上的表达,但这种主观已不再是传统中国画中那种抒情的主观。

就此而言,涂少辉的视觉生成,是一种“非自然”主义。这种感觉的创作,在近年来青年中国画画家中,已渐成趋势。即,某种人造景观,逐渐取代了与自然对话的传统描述。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现象?原因很多,比如这一代画家成长过程中的视觉经验转变:平面、静态的图像逐渐为立体、动态的视觉影像所取代等,不一而足。但在众多原因之中,最为根源的还是因为今天的生存经验、以至于体验模式的改变。我们今天的生活形态中,对世界的感知方式已经逐渐摆脱了与自然的直接接触,转而向人造世界获取。

这种人造世界,一方面体现为人为塑造的生活环境,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对世界的认知逐渐依靠知识观念的传播、积累——通过各类便捷的资讯媒体,人类关于世界的认知结果成为我们自身触摸世界的通道。那么,在这种人造世界中,一切关乎人自身的设想逐渐成为知识的来源,而非自然体验。就此而言,类似涂少辉这样的绘画创作,告别自然主义也就成为某种合乎逻辑的结果了。也正是基于此,对于他们呈现出的新趋势,我们的判断似乎也就更为清晰:一方面,他们身处中国语境中,还有着一种对于传统艺术形式的偏好。另一方面,他们认知世界的方式与世界同步,从自然主义感知走向人造经验的感知。

当然,他们通过图像设计而进行的意图表达,在当代艺术中并不新鲜。然而问题在于:他们实现的转换环境并非当代艺术语境,而是相对封闭的中国画语境。这一点极为重要。因为任何艺术的观看都具有历史化的脉络,脱离这一脉络的转换,都将失去可能的阐释价值。同样地,对待某种艺术样式的转变,抑或说变化,亦不能脱离这类创作所具有的系统条件。只有站在中国画由古典形态向当下形态转换的环节中,我们才能看到类似转变所具有的意义,才能够让我们获得重新审视中国画与当下生存关系的视角——而不再只是将它视作某种古典传统的“重复”。

【相关阅读】

张见:图像的邀约

当代工笔持续升温 发展机遇如何面对

刘礼宾:基于艺术语言转变后的自足性

【编辑:李洪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