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宪庭:为什么叫他“泼皮” 2013-05-14 10:24:12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栗宪庭
方力钧、刘炜、刘小东、喻红、宋永红、王劲松的这些作品,和1980年代中期关注一些大文化的作品不同。那时的作品,包括题目《人类和他们的钟》、《带窗户的自画像》,都是居高临下的“大文化”关怀。

栗宪庭

方力钧、刘炜、刘小东、喻红、宋永红、王劲松的这些作品,和1980年代中期关注一些大文化的作品不同。那时的作品,包括题目《人类和他们的钟》、《带窗户的自画像》,都是居高临下的“大文化”关怀。突然到了这批人,作品开始转向个人,画面里都是画自己、同学、朋友、亲人。同时他们回到写实主义手法,以生活中一些无聊、偶然的片断入画。

对文化的拯救,这种理想主义的怀疑、失望和茫然,成为那个时候的普遍心理。或者怀疑文化拯救本身就不可信,拯救只能拯救自我,那么自我是什么?自我很无聊,找不到意义,找不到信仰的支撑点,所以1980年代中期大家热衷的弗洛伊德、萨特都不再能成为人们精神上的营养品。

这代人是1960年代中期出生,上小学赶上文革结束前后,到他们上大学,大学毕业,中国始终处于不断今是而昨非的状态中,各种价值准则永远是来去匆匆的碎片。

我写这批艺术家时,用了一个词“泼皮”。这个词是一个世俗用语。

魏晋之后,泼皮一直是中国文人的一种心理状态。竹林七贤有那么几种态度,一个是像嵇康,拒不和官方合作,被杀了;一个就是山巨源山涛,出来做官,竹林七贤其他人与他绝交。再一个就是刘伶,这个人非常有意思,就是泼皮,我不跟你正面交锋。《世说新语》里说,那些官员去找他,他喝得醉醺醺的,光着屁股在家里面跑。他这种调笑,官员拿他没办法。

在所有有佛教的国家,只有中国和华人居住地才有“嬉皮笑脸”的弥勒佛造像。这种造像的产生,我以为和中国人长期生存在无奈的心理感觉中有关,泼皮的,有一点玩世的,无所谓的,嘻嘻哈哈的,他解脱了心理上的很多压力。

方力钧的光头傻笑的形象,和弥勒佛造像作比较,它们之间有一种莫名的相似感觉。

(栗宪庭,当代著名艺术批评家、艺术理论家,著名策展人。被西方知名媒体专栏作家称为“中国当代艺术教父”。)

【相关阅读】

栗宪庭:政治波普——中国式幽默

出入于十年美术浪潮中的周春芽

刘骁纯、栗宪庭、皮道坚关于创造性问题的对话

【编辑:谈玉梅】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