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与当代艺术的联姻:若即若离
0条评论 2009-12-12 09:59:17 来源:新浪博客 

  无论如何,这些还都只是在既定美术馆内的秀场。为了更别出心裁,更惊天动地,香奈儿(Chanel)于2008年初春推出“流动的艺术”(Mobile Art)全球巡展,首站香港。连展览场馆也是流动的!建筑师扎哈·哈德(Zaha Hadid)亲自为展览设计了一座折叠和运输都方便的梦幻场馆,从一座城市腾空而起,再到另一座城市从天而降。“我要走在时代的最前端!”香奈儿女士的这句话,至今掷地有声。充满未来感的流动建筑、极具创意的新鲜艺术、以及香奈儿经典的菱格纹手袋,在此优美汇合。够大胆,够大牌!香奈儿精品部总裁布鲁诺·帕罗斯基 ( Bruno Pavlovsky)说:“香奈儿女士过去一直热衷于与当代的艺术家合作,这次“流动的艺术”展览,顺理成章地延续了她对艺术的支持,彰显了源源不息的品牌信念。我们希望透过这个展览,进一步肯定香奈儿对创意和前卫艺术的奉献。”

 

  除了展览,奢侈品牌还常常冠名设立艺术大奖。万宝龙(Montblanc)和马爹利(Martell)都是其中的老手。1992年,万宝龙就设立了“万宝龙国际艺术赞助大奖”。从2002年开始,万宝龙还专门针对中国艺术家专门设立“卓越艺术大奖”,先后得奖的人包括青年电影导演张扬、著名摄影师顾长卫、指挥家余隆和青年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等。此外,万宝龙旗下还有“国际青年艺术家大奖”和“青年导演奖”。

 

  在干邑世界里讲求艺术的马爹利,同样选择冠名艺术大奖来做打开中国市场的敲门砖。2004年推出“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该奖项创办迄今已举办五届, 每年授予四位艺术家。2008年,此奖颁给的是油画家刘野、观念摄影家洪磊、三维装置艺术家夏小万、意大利时尚摄影家马里奥·索兰提。而2007年的名单则是油画家曾浩、空间艺术家施慧、观念摄影家缪晓春和摄影大师保罗·罗维西。借由艺术大奖之名,这些品牌轻易占据了各大媒体的版面,迅速积累极高美誉度。不愧为提升品牌影响力的捷径!

 

  而劳力士(Rolex)切实资助年轻艺术家的低调做法,也和自己稳健的品牌诉求相吻合。劳力士早先多是赞助体育和探险活动,但在2002年开始举办“致力于永恒保存世界艺术遗产”的“劳力士创艺推荐资助计划”,每两年一次,为那些无名的有才华的年轻人提供着门槛不低的机会。劳力士邀请视觉艺术、舞蹈、戏剧、音乐、电影和文学类的大师,从多个国家选拔出“门生”送到其门下学习创作,并规定艺术导师和门生在一起的时间不少于6周,每名门生在1年指导期内将接受2.5万美元及其他补贴,指导期结束后,还将得到额外2.5万美元用于创作或发表新作品、参与演出等。之后劳力士还继续与每名门生保持联系,并跟进他们的职业动向。现在这个赞助计划已经涉及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当然,若想更为系统和深入,建立完善的基金会则必不可少。卡地亚(Cartier)在1984年就成立了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1980年左右,卡地亚国际总裁艾兰·多米尼克·佩兰(Alain Dominique Perrin)以其敏锐的洞察力,预见到现代艺术将成为传达当代社会心声的一个重要途径。当时,整个法国乃至欧洲都从未有过类似先例。卡地亚艺术基金会不但为艺术领域的商业性赞助打开了新局面,更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它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当代艺术收藏,总数已达1000多件。在法国除了文化部和蓬皮杜艺术中心这样的国立大机构以外,卡地亚基金会的当代艺术品收藏规模是最大的。2006年4月22日至7月2日,日本东京成为了卡地亚艺术基金会展览的第一站。世界各地当代艺术家在此汇聚一堂,共同欣赏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成立20多年来的珍贵藏品。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