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与复活——被拯救的葵园:许江新作展
0条评论 2010-01-29 11:31:51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张晴 


    四、千里万里的心园


     己丑岁朝之晨,大地还没有完全苏醒,许江独自走到杭州郊外的画室。显然,画家们在此时还都蜷缩在被窝里做新年美梦。他的画室中空气还凝固着寒气,“葵园十二景”以及新近画好的葵园各种景致也在寒气中颤抖。许江面对此景,引吭高歌,不但把自己唱出热量,也把冬眠的葵园歌醒迎朝。他在画室中快速走动,仿佛飞奔在茫茫葵园的阡陌上。这个阔广的画室已布满各色葵景,如同构成一个葵的田园,许江每天来到画室,如同来到了葵园的现场,不但每天用画笔浇灌葵园,也成为了葵园中唯一的园丁。但他总是乐此不疲,耕耘其中,这大约就是对“许江的葵园”最朴素的白描。


     “那葵园永不会逝去。她在荒寒之所,咀嚼曾经拥有的历史和英华,将拯救和希望传递给大地,传递给我们。”这就是许江精神世界的写照。因此,在许江的精神世界里就是一片一望无际的葵园,忘记四季,越过生死,生生不息,颠狂土地。“面对这样的葵园,我们自己正被转换成一份拯救的力量。或者说,我们的心灵正如葵园那般经受着一场拯救。” 只要勇敢地只身跃入这场拯救,被拯救的人们必当心灵涅槃,因为涅槃中的拯救愿力无疆。“于是,在我心的深层,永远凝着这样一片庄严的葵园。”


     所有生于长于葵园中的生灵皆有一种有机的逻辑,当葵园中的景致告诉我们“判断”“知觉”“幸福”“绝望”“忏悔”“献身”“安慰”这些词汇意思的时候,葵园的画面只能保持沉默,但是葵园的命运是指涉那不可描述的内在确立性。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不同景致的葵园构成了一个认识论的体系,展示出葵园世界中的因果关系。但是,对命运的观念和情感只能经由许江寄予千枝万杆的葵阵才得以传达,这是传达命运还是创造命运呢?其实,在许江的葵园中,命运与生命唇齿相依,因果律与生死息息相关。葵的心灵揭示的是许江的世界渴望,无论是葵园中的许江,还是许江的葵园都想要进入澄怀,完成和实现其天命的渴望。因此,在两种可能的世界形式中——即历史和自然,所有生成过程和既成物的体系——命运或因果律是无处不在的。尽管在葵园的深处,有着生命感受与认识方法间的差异,可是葵园中的每一枝葵都是独立的、完整的、自足的,但又不是唯一的世界,只有当这些葵相互依偎成丛连群时,才构成了自然。在共时性的葵园中,葵园即是世界,而不是另一个世界。


     许江的心目中,葵园一直作为一种象征,葵园中的一切诉求包含了空间、意志和力量及其奋斗。因此,葵园的意志与葵园的想象空间的关系呈现为一种形式,园的容量和葵的强度和概念就有赖于这一形式,与许江的心灵图像有着同一意义。这是浮士德文化的象征,是和所有心智创造所共同拥有的时空。


     对于那具有文化风格和命运渴望的葵园,许江执意去拯救,这个拯救本身有别于文化之前和文化之后的命运形式,在葵园中,许江像雪葵那样,“坚守大地,坚守一种拯救!”在矢志的坚守的过程中喜获了强烈感受,这感受铸就了所有渴望与返乡的结合中最具意义的内在统一性,在葵园的理念中存在着许江守望山川的命运、时间和历史,无论是许江的守望,还是许江的拯救具有一种深刻的关联,这种关联是昭示历经“秋劫”“冬殇”“青源”“深歌”的不同境遇与表现,而且它还决定着往事与家园、语言、国家及理念的关系。如同浮仓山的历史文化不同于南山的历史文化,正因为它们的历史文化不同,所以,葵园中具有多重历史文化交织在一端起伏沉浮。许江相信自己是笃信的坚守者,面对拯救,只有在历经过无常的春夏秋冬,饱尝过苦难的人生命运的心灵,才会痛定思痛,将精神返乡作为人生的渴望与祈求。为了这永难磨灭的渴求,许江独自站在茫茫葵园中抖出超常般的心智和英雄般的力量去拯救,去拯救,去拯救满身伤痕的葵盘!去拯救,去拯救,去拯救永眠土地的葵根!许江使劲舞动着生命般画笔,渴望被拯救的葵园一定会复活如初。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