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城市才是未来城市
两年前我有幸参观了“草原上的GDP奇迹”——鄂尔多斯。被引号的形容词来自三联《生活》的介绍特集,不过我抱有另外的疑问:资本的强大支持可以使创造性走出多远?最起码这个标杆城市在城市规划设计上方向性迷失了。当我被介绍那些“未来城市”的奇迹时,我发现所谓“未来”大多是水土不服的规划设计,过去二十年来在西方已被反复批评几近淘汰了。
最大利点是其开放性,但最快的方式——飞机载来的建筑师们完全没有草原上的知识与记忆,“欲速则不达”。我所看到的街道与建筑从财富而来,奔向新的财富目标。证实“只要有了钱,什么样的人间奇迹都可以造出来”。* 看到所发生的现实,我的体会是鄂尔多斯可以在草原上,也可以在月亮上。
一般情况,我们欢迎样式新鲜的建筑,但条件是建筑空间必须与城市背景发生超越当下时间的沟通,从始至终。
可以断言,不存在为未来建设的未来城市。“未来城市”这个迷人的口号下呈现的可能仅仅是当下性及技术商品的流行性,很短的时间就会过时了。只有历史的城市才会有未来,如罗马、巴黎、甚至纽约。曾经历史城市的北京虽然不断地削弱未来的可能性,尚存的资源保留了尚存的可能性。
草场地与鄂尔多斯,同样有艾未未的设计项目,我们看到截然相反的结果。
草场地有历史建筑吗?很遗憾我们发现没有。但艺术区容纳了公共建筑中可以渗透的历史情感,它开放地接受以及提供人所触及的回忆。因为草场地的现代性,因此被识别,进入北京历史城市的现代编码,它完全有未来性质。
必须说明需要保存的“历史”,不仅是权威与政治秩序的那些建筑,尽管那些建筑利用了较完美的文化样式。带有权威符号的历史建筑应该放在一个过去式的语境里进行解读,不然它们会仅仅成为维护官样秩序的历史遗产。在保存798工业建筑的运动里,大部分的著名当地建筑师采取非常保守的态度,而无视我们真诚的呼吁。他们认为在北京仅有皇家建筑园林才是历史遗产,才具保护的价值。很可惜他们经历过那些被权威欺凌的严酷时代,却仍旧维护权威的唯一合法性。
798的工业建筑是近代的,它的历史几乎是北京人有目共睹的,两代工人在那里经历了革命运动与青春年代。现在的空间做为一种日常开放空间,成为城市最大型的公共艺术场所,它的转型在城市中具有历史进步的典范作用。做为保存下的历史遗产成为人们共同分享的经历,如果不是最重要,也是比较重要的城市性质了。798的参照系数是遗产不成为被封存的遗产,它仍旧是城市空间日常生活中人们与共的状态。
同样的意义,成为公共空间的草场地虽不像798那样肩负旧的时代,但它与798共处一条时间的延长线上。如果设定城市中心出发的时针向东北角45°切分,可以看到时间所打开的空间,有某些偏移,或者上升,这正是可以发生历史神奇的关键所在。
* 毛泽东原句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样的人间奇迹都可以造出来”。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