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大学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0条评论 2010-08-19 19:24:21 来源:艺术教育 作者:彭万荣

改革开放以来,综合性大学开办艺术专业,如果从1983年厦门大学设置艺术学科算起,已走过26个年头了。此后成立艺术院系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有:北京师范大学(1985年)、南开大学(1988年)、东南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1994年)。1995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在主管教育时曾给全国省市教委主任美育学习班的一封公开信中指出:为培养面向21世纪全面发展的优秀建设人才,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学校美育和艺术教育,将艺术教育作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途径之一。此后,教育部以文件形式要求各高等院校普及艺术教育,中国普通高等院校的艺术教育才蓬勃开展起来。1997年,北京大学成立艺术学系;1998年,清华大学成立艺术学院,浙江大学也于同年开办艺术专业;2001年,吉林大学、兰州大学成立艺术学院;2002年同济大学成立艺术学院;2003年,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成立艺术学院。2005年,复旦大学成立视觉艺术学院。至目前为止,除中山大学之外,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都成立了艺术学院或开办了艺术专业。

 

一、综合性大学为什么要办艺术专业

 

综合性大学办艺术专业许多人不理解,认为艺术生的收费高,学校为了解决办学经费紧张的问题;艺术生的入学门槛低,可以扩大学校自主招生的渠道,拓宽教育资源;认为艺术专业是休闲、娱乐专业,可有可无;特别是单科艺术院校,从本位的立场出发,认为是与他们争夺饭碗。这些看法都是糊涂的。综合性大学开办艺术专业,绝不仅仅是个别学校的个别行为,而是带有普遍的根本性问题。它是中国普通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结果,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结构调整与深化的结果,是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念与培养方式变更的结果,是中国高等教育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潮流接轨的结果,是中国建立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素质要求的结果。

 

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综合性大学并不是从来就没有艺术专业。1952年全国进行一次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将许多综合性大学设置的艺术学院拆分到单科艺术院校,形成了中央美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原来就有艺术学院,但院系调整后不复存在。笔者认为,综合性大学应该办艺术专业。

 

首先,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这涉及到高等教育解决人的什么问题,是解决人的素质问题呢,还是解决人的专业能力?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中国人实用理性精神太强,体现在高等教育上就是更注重培养实用性人才。1952年的院系调整,就是为了在短时间内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以解决建国初期各行各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但这是以牺牲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为代价的。人的素质说简单一点就是人的理性能力和感性能力,理性能力可以从专业培养中获得,但感性能力呢?感性能力最好的培养方式是从艺术教育中获得。进行艺术教育并不一定是培养艺术家,更重要的是让人从艺术教育中获得敏锐的感受力和创造力。专业教育对人解决现实的问题确有很大优势,但专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创造,创造的动力和创造源泉从哪里来?从艺术教育中来,那就是激发人的创造灵感,敏锐捕捉专业发展方向的能力,把握专业中那些前沿和重大的并影响未来的方向的觉察力,解决既往知识体系中没有的或不适应现实的新问题,尤其那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出现的现实困惑。这些是与专业有关的但并不是专业能解决的。笔者认为,专业素养只能决定人在哪个领域去创造,但如何创造,创造的水平有多高,这往往不是专业素养决定的,而是由人的感性能力决定的。创造的方向由专业决定,创造能力强弱由感性能力决定。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大科学家既是科学家又是艺术家的缘故。

 

其次,综合性大学办艺术专业是学科结构优化的需要。李政道讲,“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①注意李政道在这里只强调科学和艺术,而没有说科学和历史、新闻、法律、经济,等等,他把科学和艺术放在同一层级上来考虑。也就是说,科学包括数理化生是学科结构的一个方面,因为科学也有盲点,也有它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埃德加·莫兰曾说:“科学发现的行为是无法用逻辑分析来掌握的。”②他甚至认为科学是建立在非科学之上的,他说:“科学理论如同冰山,有一个巨大的被淹没的部分,这个部分是非科学的,但对于科学的发展又是不可缺少的。”③而学科结构的另一方面则是艺术,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戏剧、诗歌、绘画、建筑、电影等。美国的绝大多数大学都有艺术专业,即使少数院校没有艺术专业,它们也开设了大量的艺术类的公共选修课,从而使学科结构趋于完善。“应该建立科学和艺术之间的十分密切的联系,而结束它们之间的相互蔑视。因为在科学活动中有一个艺术方面,而且人们经常看到科学家也是艺术家,只是他们把他们对音乐、绘画、文学等的爱好降格为业余爱好或消遣。”④但是中国的综合性大学曾几何时,将艺术专业全部砍掉,致使几代人的学科结构得不到优化,除了知道自己专业的某些东西,对世界则所知甚少。

 

再次,综合性大学办艺术专业有助于学生提高他的艺术品位和能力。我们知道,学艺术越早越好,最好在10岁之前,对音乐、美术和舞蹈都有所涉猎,至于他将来学不学艺术都不重要。可现实是,我们绝大部分高校并不能完整地为大学生提供艺术教育。据笔者了解,大部分大学生并没有选修艺术类课程,因为他们的课程体系或学分结构里并没有艺术。少部分学生,对艺术怀有浓厚的兴趣,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选修相应的艺术课程,但是却没有很好的教师来培训他们。综合性大学办艺术专业则有助于将优秀的师资吸引到教师队伍中来,艺术专业的有无决定了这所学校的艺术师资的水平;艺术专业的水平越高,吸引优秀师资的能力就越强,所在大学的学生就越有可能接受高水平的艺术教育。

编辑:李璞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