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其蔚:让人迷惑的声音艺术
0条评论 2010-11-19 15:44:48 来源:《艺术ISSUE》 作者:林其蔚

德语中的“声音艺术”

 

 

德文的“声音”(Klang)指涉的范筹,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乐音”,与噪音(Geräusch)是相对的。Geräusch意指各种具体的声音,一说为指涉水声或气声,sch-则有类似白色噪音嘘声的指涉。

 

不同于英语Sound Art意指的模糊,在德国文化圈的互文中,“声音艺术”一词具有相对坚强的传统。在声音艺术活动的推广活动方面,德国举办了近年来最早的大型声音艺术节“环境声——听视节”(1996),还有几个不定期举办的地方性声音艺术节,另有一部份声音艺术创作持续地被纳入新音乐节节目中,甚至有声音艺术的奖项(Klangkunstpreis in Marl)。仅仅柏林市一地,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致力于声音艺术的吉安诺络画廊 (Galerie Giannozzo),90年代后期则有辛古尔画廊(Singuhr-Horgalerie ),经销声音艺术出版的灰色音乐唱片行(Gelb Muzik)、以及专门展出声音艺术的空间如圣约翰福音教堂(Kirche St.Johannis-Evangelist)。

 

在德国的学术系统中, KlangKunst(声音艺术)有着相对明晰的意义,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20世纪80年代初,就有音乐学者断断续续开始论及“Klangkunst”一词, 并将之归于“系统音乐学”的研究范筹。到了20世纪90年代,对于声音艺术的研究更普遍地出现在各种音乐杂志(如Neue Zeitschrift für Musik、 MusikTexte、Positionen)、艺术杂志(Texte zur Kunst、Kunstforum)上,并有几家出版社固定出版声音艺术类的书籍(如Kehrer Verlag)。德国音乐学研究的重要出版品《音乐学手册》在1984年出版时还完全没有提及“声音艺术”一词,但时至公元1999/2000年出版的十二大册《20世纪音乐手册》(Handbuch der Musik der 20 Jahrhunderts)之中,就有一册专门针对近年声音艺术发展的论文辑,可以观察到声音艺术的范筹正在受到德国音乐学者关注的趋势。

 

在德语文化圈的学术气氛中,音乐学家、学院、杂志、出版商之间形成了较明确的共识,相当数量的专业论述确认了Klangkunst一字意指的范畴。 德语在文法上强大的定义能力,在逻辑上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特性,使得每一个德语字各据其位,同时各守其界。在1999年柏林科技大学教授海尔佳-德-拉-摩特-哈柏(Helga de la Motte-Haber)结集出版的声音艺术论集——声音物体,声音空间(Anthology Klangkunst –Tonende Objekte, Klingende Raume, 1999)一书中提出:“声音艺术”(Klangkunst)可以被视为打破传统空间艺术(Raumkunst)与时间艺术(Zeitkunst)之二元对立之中间产物。音乐若为声音的时间构成,声音艺术则转向了声音的空间构成。“声音艺术”在德语逻辑上成立为一种空间性的艺术,从而较具有“声音装置艺术”、“声音雕塑艺术”的指涉。策展人克里斯托弗-梅茨格(Christoph Metzger )则更进一步干脆地指称,在德国“声音艺术就是声音装置艺术”。

编辑:李璞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