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罗杰-弗莱的《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写得极为凝练,你译后只有6万字,可是你又为这本书做了大量诠释,达到了20万字,还附上了你的三篇研究性论文,你是如何考虑的?
沈语冰:罗杰-弗莱是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艺术史家和艺术批评家之一,他是形式主义美学流派的开创者,在西方具有很高的地位。弗莱的主要著作近几年才逐渐被翻译过来。也就是说他在20世纪初写的著作,我们到了21世纪初才开始翻译,落后了将近100年。《塞尚》是弗莱晚年的作品,是他一生事业的最高峰,也是他留给世人的一份总结,一份遗嘱。他的一位好友,意识流小说大师弗吉尼亚-伍尔芙曾经评论过这部著作,认为“《塞尚》是罗杰最伟大的作品。”原作只有6万字,我翻译成中文以后,所做的注释和研究性导论以及附录,加起来达到了20万字。这样一来,我做的就不仅是翻译工作,更重要的是对罗杰-弗莱在西方美术史和美术批评史上的贡献做了定位,阐述了他的主要思想和方法,以及他对西方后来的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的影响,因此算得上是对他的全方位的研究。
记者:有人评价你的著作《21世纪艺术批评》是站在巨人康德-韦伯-哈贝马斯现代性哲学的肩膀上,为我们描绘了一遍20世纪艺术批评的地图,这幅地图是怎样的?
沈语冰:这是我2001-2002年在英国做访问学者时开始的工作,2003年10月,范景中老师作为责任编辑编辑出版了这本书。这本书是我对20世纪西方艺术批评的一个概览,或者说勾勒了一个初步的轮廓,是我未完成的草图。在这本书里面,我除了把20世纪西方艺术批评纳入到艺术现代性问题的总体理论框架外,还选择了西方最有影响的10大批评家,分别对他们做了初步的介绍、梳理和评论。比如第一章,我写的就是《罗杰-弗莱和他的形式主义批评》,只用了3万字,只能做一个最基本的介绍和勾勒,对于深入了解和研究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记者:那后来你有填充这幅地图吗,使其变得更为丰满?
沈语冰:2003年以后我就开始对这本书进行扩充、深化、细化。我首先翻译了罗杰-弗莱的两本著作,写了关于他的大约20万字的研究性文字,大大地深化了我对罗杰-弗莱的理解,对他的思想的把握也更为精确。然后,我接着做的就是格林伯格。他是20世纪中叶美国最重要的艺术批评家。我翻译了他的代表作——《艺术与文化》,现在正在写关于他的一本研究性专著。格林伯格之后,也就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又有大量优秀的艺术史家和批评大家出现。过去,这些基本上都不在我国外国美术史研究的范围内。现在,我正在主编一套“艺术理论与批评译丛”,试图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西方20世纪,特别是下半叶以来具有重大影响的美术史家、美术理论家、美术批评家的代表作,以此来完善中国对西方艺术的理解。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