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齐:传统文化折射下的当代性探究
0条评论 2011-06-22 16:42:01 来源:艺术锋尚 

\

文明之一 167cm×244cm 综合材料 2010年

\

遗痕沧桑影像装置在威尼斯展出

艺术锋尚:差异性可以说是当代艺术创作中很重要的因素,正因此今天的艺术呈现才如此多元。其实,现今而言,艺术家在整个艺术创作历程中自始至终坚持同一脉络的推进和演变还是很难且不确定,这亦是现今艺术态势所突显的问题所在。

 

应:艺术家对于创作脉络的坚持很重要,我觉得很多艺术家当年做的东西,现在大多改做别的了,虽然也很当代,但回到他原来的线索来看的话,他是不停的在移动他的位置,离最初的脉络愈走愈远,渐渐就偏离了原初的思考,我不赞同这种做法。

 

这里就涉及到艺术家以什么姿态进入当代艺术系统,我在创作中所采取的姿态颇受劳森伯格的影响。1985年劳森伯格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以中国题材进行创作,期间我去听他的讲座,有人问及他是如何做中国题材的,劳森伯格的回答对我有很大的刺激,他介绍到他之前从中国带回去很多相关书籍,没事的时候就常翻阅,研究中国;但是决不想把自己变成中国人;劳森伯格幽默地讲到中国人太多了,不需要他了。我听到这些话顿时明白了,当时我们很多人正想成为西方人的时候,劳森伯格的一席话敲响了警钟,使我更加坚定两点认知,第一,我全盘接受当代艺术;第二,我决不想把自己变成一个西方人;对于这两点,我多年来一直没有变,一直到今天大家看我的艺术创作,无论我做的任何作品以及举动都是非常中国化以及本土化的,而且这个本土化是从里面渗出来的,不是拿一些符号来表面的呈现,有些人就是拿一些符号帖上去,我觉得那太简单,我觉得必须从情感深处出发去感悟和思考。从本土化角度切入并不代表我不关注西方,许多观念就是来源于西方。我们可以学习西方的当代艺术,但是我们没有必要把自己变成一个西方人,我们应当非常虔诚的去学习西方的当代艺术,但我们一定不要用这种语言来表达西方的事情,我们要触及到中国人的情感和中国人的事情;语言本身就是一个工具,我们现在最可悲的就是很多人通过创作来叙说的完全是西方的事情,本土的问题和语境完全没有涉及。

 

艺术锋尚:看您近年来的作品所折射的人文情结还是很浓厚的,这亦是您一直以来强调的艺术家应具备社会责任感的一种体现。在艺术创作方面,您以版画创作闻名国内外,而您现在的作品外在形式日趋多样化,您怎么看待版画在当下的发展态势?以及您现在是否还在坚持版画创作?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