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多苓与何千里(图/摄影/覃斯波)
周末,何多苓与何千里一起在成都参加展览,有人上前跟何多苓打招呼:“你带儿子来看展览啦。”何多苓与何千里相视一笑,没有否认。在艺术圈里,很多人都觉得这对年龄相差30多岁的艺术家很像父子。
接受《外滩画报》记者采访前,何多苓与何千里正在一起吃饭。在饭桌上,他们略带紧张地打趣说:“等会不会问我们艺术的学术问题吧,这样很容易笑场。”他们已经说不清到底在一起吃了多少顿饭,只有两个人吃饭时,他们各自点的菜都是内脏。“曾经有一个星期,我们两个都在外面吃农家菜,每次都吃同一道菜,感觉特别有缘,同一个菜天天都能吃得那么香。”何千里说。何多苓则将这称作“以吃会友”。
采访在何多苓工作室外的园子里进行。“这个园子就是何千里帮我造的,我很满意,他和一般的年轻人不太一样,对自然有浓厚的兴趣。”何多苓说:“本来我就想种几棵树,让它野草丛生就行了。我就和何千里讨论,一起买苗圃,一起造园,我觉得这个房子最专业的地方就是园子。”
何多苓与何千里有很多共同的兴趣爱好,比如美食、电影、运动。两个人的工作室很近,几乎天天见面,还会经常一起讨论社会问题。何千里告别时,老师何多苓会说:“再见,再见,希望明天不要再见到了。”
何千里出生于1981年,2008年毕业于川音成都美院,硕士生导师是年长他33岁的知名艺术家何多苓。2010年首届“新星星艺术节”上,何千里获得年度绘画新人奖。作为评委的何多苓在奖项公布之前就知道了结果。“我没有向其他评委介绍过何千里,他完全是凭作品得奖的。评委们虽然角度不同,但对于好的作品的看法一样。”
何多苓的工作室有如一个美术馆,四周挂满了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来他工作室的艺术经纪人、收藏家很多,有不少作品就这样被收藏了。近些年,何多苓热衷于带领年轻艺术家到各地参加展览,推动这些愿意以艺术作为职业的年轻人真正进入当代艺术圈。“地震之前,我在青城山差一点就有一个美术馆了。我当时就想好了,里面不展我的画,都展示年轻人的,很可惜没有实现。以后我也许还能有自己的美术馆,这样就更方便了,不用去求别人了。”何多苓说。
【相关资讯】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