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盛2012秋拍邮品精品
LOT 6046 【香港版无水印航空票加盖“国币”73圆倒盖】
(4)CNAC(China National Aviation Corporation)-中国航空公司
战乱与动荡迫使中国商业航空长时间处于空白,直到1929年4月,美国的柯蒂斯-莱特公司的子公司“航空开拓有限公司”与中国政府管理航空事务的中国航空公司签订合同,之后美方为此专门成立了中国飞运公司,获得了从上海-汉口、北京-广州等三条航线的经营权开始经营中国的航空业务。
1930年7月中华民国交通部与美国柯蒂斯-莱特公司签订新合同,将中国飞运公司、中国航空公司和交通部沪蓉航空线管理处合并为中国航空公司,总部设在上海市郊西南部的龙华机场。新成立的“中国航空公司”与原先中国政府所有的“中国航空公司”名字相同,性质却完全不一样,它是根据中国法律组成的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部持有55%的股份,美方持有45%的股份,最初公司有经营权的航线有:上海经南京、九江、汉口、宜昌到重庆,上海/南京经徐州、济南、天津到北平,上海经宁波、温州、福州、厦门、汕头到广州。中国航空公司在这些航线上享有10年的独占航邮权,上海也逐渐成为中国航邮事业发展的中心。而中国航空公司在以后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为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是驼峰航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1年11月19日早上8时,徐志摩在南京禄口机场搭乘张学良的专机飞往北京,因为当晚他要参加林徽因在北平协和小礼堂为外国使者举办的中国建筑艺术演讲会。当飞机飞抵济南南部党家庄一带时突因大雾弥漫迷失航向,机师为寻觅准确航线降低飞行高低,不料飞机撞山当即起火并坠入山谷,年仅34岁的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与2位飞行员全部遇难。而正如他那首脍炙人口的诗一样:轻轻的他走了,正如他轻轻的来,挥一挥手,没带走任何一片云彩。惊闻徐志摩坠机失事,蔡元培为其挥写挽联: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业行径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也许真是巧合,在济南失事的这架飞机正是中国航空公司的“济南号”邮政飞机,而同机搭载的邮件,目前尚无存世的记录。)
(5)EAAC(Eurasia Aviation Corporation)-欧亚航空公司
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德国的航空工程师和商人们就注视着中国,希望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开辟新的市场。1928年柏林已成为欧洲航空网中心,德国汉莎航空预见到上海这座亚洲最大的城市亦将成为未来亚洲航空网中心。1929年5月,中华民国政府实现了全国形式上的统一,中德关系也随之升温,两国在军事、科学技术等领域的交流日益广泛,德国开始与中国有关方面接触,探讨两国在民航领域的合作事宜。1931年2月21日,国民政府交通部与德国汉莎航空公司以沟通欧亚两大洲为名,成立了中德合资经营的欧亚航空公司,总部依然设立在上海龙华机场,准备经营自中国上海经满洲里、西伯利亚至欧洲的航线。
1931年3月16日欧亚航空公司成功进行了试航,5月31日欧亚航空公司迎来了开业以来的正式通航,一架满载重要贸易物质和航邮的飞机从上海飞往柏林。而从上海经南京、天津、北平、林西至满洲里的航线全程2510公里,飞行约15小时,邮件抵达满洲里后交西伯利亚铁路联运,经伊尔库茨克、莫斯科转赴柏林,全程航空挂号邮资基准收费为240分银圆(含国际信函20分、国际挂号20分、国际航空基准邮资60分、经伊尔库茨克到莫斯科80分、莫斯科到柏林60分,合计240分)。为配合这次首航,欧亚航空公司还专门制作了为数不多的首航纪念封,其信件自上海寄出,混贴北京二版航空邮票和北京二版帆船邮票,销“上海-国际航空邮运创办纪念-(民国)二十年五月卅一日”圆形纪念戳,次日抵达满洲里后销“满洲里-国际航空邮运创办纪念-(民国)二十年六月一日”圆形纪念戳。此批首航信件均于1931年6月11日抵达德国柏林。抵达柏林后销“柏林航空邮局航空类邮件”红色圆形纪念戳,这是欧亚大陆间首次航空邮运,这条“上海至柏林”的空中航线较“上海经西伯利亚铁路寄柏林”的铁路邮路节约一半的时间,大大的缩短了亚洲和欧洲之间的时空距离,给欧亚贸易开创了一个新的契机,但由于资费昂贵(上海至欧洲普通国际挂号邮件收费仅40分),所以这条航线搭载的航邮并不是太多。
编辑:江兵
如需使用请拨打合作电话:010-513740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