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兵器渐冷收藏渐热 名目繁多刀剑历史最悠久
0条评论 2013-03-20 11:02:04 来源:爱丽收藏 

\

古代兵器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尚武精神,冷兵器从材料、工艺、造型的发展一直伴随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无论是在兵器的外形设计还是制造方法都有极高的技术含量和强烈的艺术性,并且传承有序。如今,中国古代冷兵器开始逐步进入收藏 领域,这个冷艳但显小众的收藏种类开始进入大众 的视野。

古兵器渐冷收藏渐热 审美与工艺价值结合

冷兵器在古代除了实战功能外,很多时候是作为皇家礼器来使用,显示皇家威严,如皇帝御用佩剑,制作华丽,工艺繁复,镶嵌精美,已经失去 了实战的功能,主要是为了展示主人的身份地位。还有大型的长柄兵器,其雄伟的造型能很好地彰显军威,也是理想的仪仗礼器。

唐代开始,刀 剑开始受到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青睐,成为文人墨客的装饰品。制作更为精美,装饰更为奢华。龙泉宝剑就是作为文人的文房用剑,成为书房中雅致的装饰,也是 如今很多刀剑爱好者的至爱。而其中一些冷兵器也逐渐演变成为道家的法器,化身为镇邪驱凶的符号,代表正义的化身,如人们熟悉的钟馗的形象就长剑在身。

除了性命相搏的实用功能,中国古代冷兵器也注重审美价值的内涵,这也是中国的古代冷兵器能进入收藏领域的原因。越王勾践剑号称“天下第一剑”,距今2000多年,依然锋利无比,据说一次可以划开20多层纸,是东 周兵 器中的精品,反映越国当时制剑工艺的最高水平。剑身的鸟篆铭文“越王勾践 制造用剑”,雕刻精美,是金文的典范之作,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和审美价值。

青龙偃月刀作为中国古代冷兵器中造型最优美的器物,刀形似半弦月,刀头与柄连接处有龙形吞口,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因民间传说为威名显赫、忠义千秋的名将 关羽的兵器而家喻户晓,喻为“关刀”。此刀劈砍力度大,在实战中能发挥很大作用,曾是对付北方游牧骑兵的主要武器。据说南宋岳飞抗击金军,就是指挥士兵使 用偃月刀等长柄兵器挥砍马腿而制胜。但由于此刀使用要求高、难度大,在格斗战场并不普及,更多用在演武、阵列和操练时显示军威,后来成为宫殿侍卫的仪仗兵 器。

北宋初期,火药兵器开始出现,在战场上一些士兵把冷兵器的长枪加装上可发射火药的装置,形成后来有名的火枪,标志中国进入冷兵器与火器并用时期。现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郎世宁所绘的《阿玉锡持矛荡寇图》,所持的长枪前段就有火器装置。明清时代,冷兵器无论数量和质量上都开始衰退,此后一直延续到中国抗战时期,由于武器落后大量中国士兵还在使用冷兵器。

冷兵器时代结束的今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冷兵器开始进入收藏者的视野,其所具有的工艺和艺术价值作为历史被藏家保留。

\

古代兵器

兴趣让古兵器收藏得心应手

艾春海,出生于1963年7月。1982年入伍,其 后考入军事交通学院并留校任教;2004年退役后自主择业,开办主营管道业务的公司,同时为天津市收藏家协会会员。长期的军事工作,让他对与军事相关的古 兵器收藏情有独钟,20余年来,收藏各类兵器400余件,其中古刀剑近百件,走在兵器收藏领域前列。

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天下江湖兵器当家!提起中国古代“十八般兵器”,几乎无人不晓,不过大多是在影视剧或武侠小说中捕捉到只言片语,真正能对古兵器如数家珍的人恐怕没几个。

军旅出身的艾春海,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接触兵器收藏,20余年来,收藏各类兵器400余件,古代刀剑百余把,一件件古兵器串成了我国浩瀚的数千年军事文化。下面,就让艾春海带我们走进魅力无穷的古兵器集藏天地。

“收藏”一词的字面解释就是收集保存,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都可以成为藏品。实际上,很多藏友玩收藏就是坚持以兴趣为原则,不去计较藏品的经济价值, 不盲目跟风市场上的收藏潮流,将自己心爱的物品“玩”得有声有色。艾春海接触古兵器收藏便是从兴趣出发,用他的话来说,兴趣是收藏最好的老师。

艾春海在1982年参军入伍,其后考入军事交通学院并留校任教,自此与军事有了不解之缘。在长期的军事工作生涯中,艾春海对与军事相关的事物具有常人所 不具备的敏感。“当时的本职工作是军事教学,为了提升教学技能,我工作之余在各大图书馆查阅军事史料,参观各大军事博物馆也是常有的事。多年军事任教下 来,我逐渐对各类古代兵器情有独钟,研究各式各样的古兵器让人流连忘返,金戈铁马入梦来,只教人为伊消得人憔悴。”艾春海说,他收藏古兵器只是出于兴趣, 看到不同样式的古兵器便会买上几件,根本没有想到用收藏来让财富保值、增值。事实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收入普遍较低,金钱保值增值的需求并不强烈, 收藏大多是爱好驱使,用于闲暇之余把玩、观摩而已。

而正是这种兴趣使然,让他在古兵器收藏上甘于付出,收获颇丰。时至今日,他的家里摆放着400余件各式各样的古兵器,“十八般兵器”可谓应有尽有。而在收藏过程中,他也学到了大量的古兵器知识。为了收藏古兵器,他翻遍古今与兵器有关 的资料,日积月累,他对十八般兵器稔熟于心,每到一地,必穷根究底,四处求访。“如果不是出于爱好去收藏古兵器,我相信我不会取得今日的收藏成绩。远的不 说,在天津,我所收藏的古兵器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质量来看,均走在前列。把家里的兵器拢一拢,算得上是古兵器小型典藏库了。”艾春海对这些年古兵器收藏所 得甚感欣慰。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