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兵器
古兵器具备丰富收藏价值
虽然艾春海并不是出于赚钱去收藏古兵器,但无心插柳柳成荫,随着近年来古兵器收藏的兴起,他所藏有的古兵器市场价格连连翻番。纵观近年来古兵器的价格走势,堪称“暴涨”,20余年来价格涨 幅远超1000%,用中国古兵器收藏第一人皇甫江的话说:“最近几年中国古兵器的价格,是以‘不要脸’的速度在暴涨。以前二三十块钱就能买下的刀剑,如今 乡下老农也敢开出苏富比[微博]一样的价格。”以最近的嘉德2012秋季拍卖会来说,清乾隆年间御制金桃皮鞘天字十七号宝腾腰刀起拍价3500万元,经过 为数不多的几轮竞价,最终以4830万元的价格被拍走。
当一把又一把的帝王刀剑屡屡拍出天价后,这一冷门收藏如今也大热起来。对 此,艾春海认为,收藏古兵器不能只看价格,古兵器所蕴藏的多元价值更值得推崇。首先,古兵器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收藏古兵器其实就是收藏古代的战争文化。 在火药发明以前,军队里使用的兵器称之为冷兵器,先后经历了石兵器、青铜兵器、钢铁兵器三个阶段。当我们远离古战场刀光剑影、血火交兵的厮杀呐喊,尘封了 几千年的斧钺钩叉、刀枪剑戟又把我们的思绪拉回到了那久违了的战火弥漫的岁月。古代兵器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真实记录了中国兵器的发展史。其次,古兵 器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以前的人认为,兵器并不是儒家正统,所以不被文人藏家所重视,其实这存在很大的误区,刀剑在古代中国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从春秋战国开始,上至皇帝、文武百官,下至读书人都佩剑,而且不同的阶层佩什么剑,都有非常清晰的区分。剑对他们而言,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一种信念的象 征。再次,古兵器具备极高的艺术价值。冷兵器从材料、工艺、造型的发展一直伴随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无论是在兵器的外形设计还是制造方法上都有极高的技术 含量和强烈的艺术性,并且传承有序。以越王勾践剑来说,号称“天下第一剑”,距今2000多年,依然锋利无比,据说一次可以划开20多层纸,是东周兵器中 的精品,反映越国当时制剑工艺的最高水平。剑身的鸟篆铭文“越王勾践,制造用剑”,雕刻精美,是金文的典范之作,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和审美价值。
古代兵器
古兵器缺乏保护已日渐稀少
随着古兵器价值挖掘的深入,海内外中国古兵器爱好者与日俱增,中国古兵器收藏也成为目前收藏市场的一大热门。虽 然古兵器收藏渐热,目前留存的古兵器并不多,市面上具备收藏价值的古兵器日渐稀少。具体来说,其一是在上世纪50年代“大炼钢铁”的背景下,大量古兵器被 当作炼钢的原料 扔进了熔炉,古兵器被损毁严重。其二是在留存下来的古兵器收藏品中,以明、清两代的刀剑居多。但由于许多商贩与收藏爱好者缺乏专业保护知识,误认为越残 缺、锈蚀的刀剑就越彰显古董地位,使古董刀剑得不到保护;而有些商贩为了获取更大利益,在本已磨损的刀剑上加工,画花纹,以此瞒天过海。也因此使国内值得 买的刀剑更加少得可怜了。其三,现在不少人很看中名气与豪华的包装,而不重视真正的工艺水平,中国传统刀剑工艺基本已经失传了。
面对古 兵器文化的日渐流失,艾春海多年来致力于古兵器收藏,甚至不惜花费巨资从海外回购精品古兵器。仅最近几年,他便从国外拍卖行买下了四把清代职官配刀, 虽然花费颇巨,但他感觉物有所值,因为每回流一件古兵器,我国源远流长的古兵器历史便多了一个成员,对古兵器研究具有重要作用。“下一步,我打算开一个古 兵器博物馆,目前正在选址,将尽可能多的古兵器相貌完整地重现在今人面前。”艾春海说,我国的博物馆中古兵器门类并不多,古兵器大多散落在国内外藏家手 中,且大多缺乏保护措施,能保持品相完整者寥寥无几。而他开设个人兵器博物馆,一方面向人们集中展示我国历史久远的古代兵器历史,另一方面是唤醒人们保护 古兵器这一丰富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让古兵器一代代流传下去。
编辑:陈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