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暴的美学:感觉、经验与知识——对话罗发辉
0条评论 2013-04-17 14:28:52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鲁明军

肉的经验与超现实主义

鲁明军:这次展览文章的初稿已经完成了,但还没给你看,文章的标题中有一个关键词是“肉”,因为我感觉你的作品中有一种强烈的“肉感”。甚至包括80年代的这些风景,也是一种圆润的感觉,似乎少了内在的结构,就像一块肉一样,到了90年代以后更是如此,你所塑造的人体、花蕊及沙发等,我们同样感觉不到结构的支撑,像一团肉。我首先要问的是,80年代的风景系列里面,这种肉感是不是也是一种心理和欲望的暗示?或者说,你天生就喜欢这种非常圆润的东西?

罗发辉:“肉感”在美院时是流行的形容词,有女人骚,荡,丰满,能引起人冲动的那种女人,这也是我的语言系统,我的语言系统、作品指向——需要引人冲动。我们去开表面的事物,实际是画面的语言结构又和我的性格,经验,状态相关。

鲁明军:比如说像《飓风下的树》,实际上传达的恰恰不是一种非常奔放的自由,不是一种被解放了的感觉,反而是一种强烈的压抑、晦暗、疏离与孤独?

罗发辉:对。也有一些当时的动因,90年代中期是我有入世入潮的诱惑,画面使了许多心劲。作品参加“上海双年展”后明白,关键在于有没有独到的话可说,创作出来的画“会不会说话”。

鲁明军:这个可能与个人的心理有关?或者与你内向的性格有关?

罗发辉:内向,应该是压抑,从小成绩不好,没有交流的对象,很少说谈谈到更深层次的,或者私密性的一些问题。

鲁明军:那时性、欲望都不谈?

罗发辉:性是一种向往,企盼,或者是一种无名的膜拜。欲望是一种毫无希望的状态,指事业。

鲁明军:最多的就是在画面中有所暗示,实际上是一种潜意识的反应。

罗发辉:潜意识把它转换到绘画语言上去。但是转换的时候,像这种绘画语言都是很私密性的,画了也很少拿出来。像你们在我家里看到那些,实际上就象我的日记。

鲁明军:以前都没展示过?

罗发辉:没展示过,没机会,也没想过要展。比较私密性的拿来做公开展览,需要很大的勇气拿出来。那个时候,一个是你得到的结果是社会对你的一种蔑视,一种毁灭的打击,因为那个时候,很多画画犯错误的案例。

鲁明军:我发现,从80年代开始至今,超现实主义对你影响还是挺大的?

罗发辉:80年代我们的教育只有课堂标准,学生想在课堂表达自己的想法要承受很多这种压力。课外的古典主义,表现主义,现代主义,文学,哲学,诗歌戏剧像个大课堂。成了影响我们的添加剂。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