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明军:基本上贯穿至今。最早接触超现实主义是什么时候?
罗发辉:80年代初接触超现实主义都是印刷品。85年毕业我花600元钱买了套世界美术全集,受用了良久。后来是解决消化、消解、放弃的问题。
鲁明军:最早接触的有谁?玛格利特、达利等?
罗发辉:最早接触的原作是表现主义蒙克,然后再到后来你说的那一系列的。
鲁明军:这种超现实感一方面是受西方现代绘画影响,但另一方面实际上恰恰是这种感觉更加契合了你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包括你的性格?当时,很多人都被裹挟在一种集体性的话语潮流当中,这使得你的这种话语方式反而显得非常个人化?
罗发辉:结果的形成有时常常是无意识中,你说的契合是无意识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天性当中有的这些东西,从小野习惯了,善于愉着做自己的事。形成了强调个人心理变化,把内心一些东西排泄出来,就能放松去寻找一些东西,后来成了很真实、很建康的、很可贵的一个循环系统。
鲁明军:也可以说是一直没有找到自信,是吧?
罗发辉:一直没有找到自信,在美院来讲的话。但悄悄画一些自己想画的小东西。
鲁明军:不敢拿出来。
罗发辉:自信是相当于自己私下悄悄的做一些东西,有一种自信的满足感。直到后来总是保留一块自己的 “自留地”。
鲁明军:释放一种自信。
罗发辉:还有一个就是在那个时候,我们那个年级的话,实际上都在压抑,整个学校对我们是一种宠儿的心态在培养,有点严加管教。
鲁明军:77级就是前面那些成功的案例,无形中给自己形成了一种压力?
罗发辉:我感受没有那么深,但是觉得他们画的,当时来说,画得怎么样,当时我有怀疑的态度,但是我是觉得他为什么能引起共鸣,能成功,能得奖,这是我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鲁明军:他们要比你早?
罗发辉:比我早半年进校,77级是78年春进校,我是78年9月进附中。但他们都很成熟,像何多进校就比学院的老师画得好!
鲁明军:转折点应该是在90年代中后期左右?
罗发辉:90年我去深圳呆了一年,然后去北京呆了半年,回到成都,当时成都的氛围很好,余极等一群行为艺术家很火,艺术机构有上河美术馆,社坚和老粟创建的新潮杂志。后来又聚集下张晓刚等众艺术家,90年代中后期左右艺术家都在寻找突破口,我的转身要大一点,从小稿到作品,每年都在变。
鲁明军:这些东西现在还在吗?
罗发辉:都是一些小品,做了很多,都没有形成作品。
鲁明军:像《夏夜》这样的吗?
罗发辉:《夏夜》是96年画的,当时是在学院分到自己的房子,画了一批日常景象。
鲁明军:应该说,《一男一女》是一个转折点?
罗发辉:有许多想画的东西,又不愿放弃得到的一个过渡期。
鲁明军:这里面就开始出现小人了?
罗发辉:小人是在自然环境当中,在一个虚构的时空当中的一个联系。有一种理想主义的东西,又有批判现实主义在里头。
鲁明军:这个时期,我觉得你之前的那种心理,比如所承受的那种压抑,逐渐在外露?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