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建现状调查:当地政府无力保护
0条评论
2013-04-24 11:26:08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作者:奚宇鸣
背景
政府无力保护所有古民居
徽派建筑多集中在以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以及江西省婺源县等地组成的古徽州区域,以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为代表,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古民居,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现特征,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是承载徽州文化的“活化石”。
当地的文物保护专家表示,早些年,地方政府财政拿不出钱保护,对于应当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皖南古民居,区县一级也不敢将它们全部列入,因为列为保护单位,政府就应承担相应的维护责任。
据黄山市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吴镇宇4月15日提供的数据,在刚刚完成的“2012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确定,整个黄山市现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地两处,中国传统古村落1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16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11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33处,其中“国保”17处、“省保”110处、“市保”100处,不可移动文物点8032处,其中皖南古民居6264幢。而自2009年开始的历时五年、工程计划投资60亿元的“‘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截至2013年2月底,工程共投入资金44.89亿元,完成了101个古村落的规划编制,实施了101个古村落和1065幢古民居的保护利用工作,认租、认领、认购古民居303幢,打造了事业、产业方面的新型业态19类610处。
【编辑:田茜】
编辑:陈荷梅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