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滩美术馆转型中的艺术表现实践“从手势到语言 ”揭幕
0条评论 2013-04-26 20:08:36 来源:99艺术网上海站 作者:张长收

上海外滩美术馆馆长拉瑞斯•弗洛乔

上海外滩美术馆馆长拉瑞斯•弗洛乔

关于策展人

拉瑞斯•弗洛乔

拉瑞斯•弗洛乔是当代艺术领域的史学专家,拥有法国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的博士学位,以及法国雷恩大学艺术史的硕士学位。他是国际当代艺术策展人协会成员(IKT)和国际艺术评论协会成员(AICA)。2010-2011年度,他接受英国文化协会的邀请,参与其“创新者俱乐部”(Innovators’ Club)。该项目与“全球文化领导力计划”(Cultural Leadership International)相关联,并与欧洲文化资源中心( Relais Culture Europe)结成伙伴关系。

弗洛乔先生长期以来研究后全球化语境之下艺术和社会面临的挑战,探讨当下社会、经济、美学和环境的变迁及其引发的一系列新诉求,包括相互关系,公民角色和重新定义的创造力等议题。弗洛乔先生策划过众多由国际知名艺术家参与的展览,并为他们的作品撰写了大量文章,包括Adel Abdessemed、Nan Goldin、Ugo Rondinone、Charles Sandison、Kiki Smith、王度、杨诘苍等。2000年-2011年期间,弗洛乔先生担任法国雷恩市La Criée当代艺术中心总监。
拉瑞斯•弗洛乔现任上海外滩美术馆馆长。

帕斯卡•托雷斯•戈尔迪奥拉

帕斯卡•托雷斯在索邦大学完成哲学的学业后,于上世纪90年代来到巴塞罗那并在当地的法国学院讲授当代艺术史。从2000年7月起,他进入卢浮宫博物馆的版画素描馆担任研究员,主要负责卢浮宫的铜版画藏品和爱德蒙•德罗契尔德收藏系列。同时,他还是位随笔作家和小说家(著作《自由小姐,2008:H.K.》即将出版),他也是西班牙萨拉戈斯圣路易皇家美术学院的成员。

帕斯卡•托雷斯曾多次为欧洲、拉丁美洲和亚洲举办的展览策展。他是卢浮宫铜版画在中国数次展出的策展人(杭州、北京、上海、香港等地展出),他还在北京策划了一个关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展览(2011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并且为澳门博物馆策划了以清代皇帝的战争为题材的展览(2008年)。
上海外滩美术馆简介

上海外滩美术馆(RAM)座落于著名的外滩地区,其所在的建筑曾是中国最早的博物馆之一——上海博物院(亚洲文会)的旧址。美术馆以国际当代艺术的视野,呈现高品质的艺术项目,并力图成为一个稳定的,富有影响力和创新精神的可持续发展的机构。RAM于2010年正式开馆,已相继与蔡国强、曾梵志、侯瀚如、南条史生等国际著名艺术家和策展人展开合作,举办了一系列重要的个展和群展。与此同时,上海外滩美术馆至今已推出了超过200场的教育活动,大部分免费向公众开放。

RAM寻求与本地及国际合作伙伴建立起一个稳固的文化网络,在全球经济和文化变革的背景下,完成具备创新精神的合作项目。未来,我馆将坚持拓展艺术、知识和创造力的边界,并以此促进观念、艺术作品和业内人士(艺术家,研究人员,策展人和执行人员)间的交流,给予新兴的和跨领域的艺术活动以更多的机遇、投入和传播,并最终思考和分享艺术的社会意义。RAM也在探索美术馆在当下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为在今天的现实之下,当代美术馆的体制结构和环境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努力。

洛克·外滩源简介

作为外滩历史文化风貌的核心区域,外滩源既是“万国建筑博览会”的源头,也是上海现代城市发展的源头。对于这片非常重要的城市文化环境资产的保护起见,洛克•外滩源保护性开发项目旨在对外滩源“重现风貌,重塑功能”。项目东起圆明园路和33号公园,西至虎丘路,北临南苏州路,南至北京东路,坐落于黄浦江与苏州河的交汇处。作为西方文化融入上海的源头区域,洛克•外滩源除了为11栋历史保护建筑的改建之外,还将结合新建的6栋现代建筑,创建上海最高端奢华的区域,为奢侈品零售、高档餐厅、酒店式服务公寓和商业办公都提供了一个独特迷人的环境,重现新时代上海的魅力。在这充满西方文化烙印的地点,随着11栋历史建筑中首推的“亚洲文会大楼”——上海外滩美术馆的开馆,让洛克•外滩源为外滩的源头添上更浓厚的艺术文化气息。

编辑:张长收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