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在艺术性、思想性上的提高,同样是敦促市场归回的重要条件,能否重点谈谈这方面的需求?
渠成:要想保持玉雕在维系传统文化基础之上更加符合新时代审美,我认为有两条路子可以尝试,第一条是意境玉雕;第二条是情境玉雕,所谓意境玉雕,就是继续深度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注入中国古典美学和绘画因素。在作品中呈现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诗意空间,这种感觉极难把控,与玉雕艺术家本人的文化修养和表达能力密切相关,比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崔磊的作品观喜、庄周梦蝶和火神,就是冲破传统玉雕表达方式的意境和田玉雕代表;情境玉雕主要是一组几件玉雕,相互呼应,共同组建一种场景,具有较强的观赏性,故事性,趣味性和哲理性,让人过目难忘。比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于雪涛的作品相映成趣,一块料雕一童子俯地擎荷,一块雕一金蟾与之对望,两者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不可分割,意趣无穷,耐人寻味。其实我认为在玉雕上面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是被挖掘殆尽,而是挖掘得远远不够,如果玉雕还苑囿在几十种吉祥图谱和佛像神像的创作中,收藏者就会慢慢审美疲劳,市场想走出低谷的难度同样加大。
汪立:津沽玉坊出品的玉雕作品主要还是围绕着蒋宏利先生的创作巧思,蒋宏利是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也是学术玉雕的代表人物,他在创作思想上的追求就是将中国传统玉雕文化的感性意蕴美,结合当代玉雕艺术的理性科学观念,创作出一种既符合传统文化精神,境界绵远;又反映现代美感,生动卓绝的新玉雕艺术。市场中,蒋宏利创作的玉雕牌子和人物件在收藏界非常受欢迎,他的作品擅长依型述意,妙用俏色,而且为了保证津沽玉坊的品牌信誉,我们坚持只采用和田籽料,就是希望依托大师创意,做高端白玉艺术品,促使整个市场稳固地良性发展下去。
何禹:算起来,我经营玉雕的时间在市场中不算短了,从1998年开始开店之间已经有十五年,因为初衷是源于个人喜好,所以我对玉雕的艺术性、工艺性和创意性的要求比较高,从苏州的创作市场中可以看到,苏州工一贯定位于做工精巧的小件作品,以“小、巧、灵、精”出彩,尤其是仿古件的畅销,对于传统题材的运用和把控尤其精到,造型古朴线条流畅,苏州玉雕在做工、构思上的突破同整个苏州市场坚实的基础是分不开的,创作、生产、销售与售后市场对于信息的反馈极为迅速,保持了市场平衡发展的态势。
编辑:陈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