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宋庄的安逸者
沈敬东原来在前线文工团做舞台美术,本职工作是做舞台设计、电视剧美工,也利用业余时间画画。2008年底他彻底辞职,几经周折来到宋庄,真正开始了能自由进行艺术创作的状态。“这种状态对艺术家来说是比较理想的,有事没事就待在工作室,画上几笔,看看书,上上网。”他说。
同样追求这种理想状态的田中锋,1996年山东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济南的一所高校做教师。从学生时代就一直对北京向往的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毕业后来北京,所以读书时几乎每个月都要抽个周末坐夜班车到北京,看一天展览后再坐夜班车回济南。2006年来到中国艺术研究院进修时,就与朋友在通州的运河边租了两套相邻的复式楼房做画室,当时因妻子还在济南的一家美术馆工作,为了家人他毕业后遗憾地离开了北京。最终,他还是未能抗拒北京艺术氛围的吸引,2009年田中锋辞掉工作,与几个朋友一块搬到北京。他的妻子也重新找到北京的一家美术馆做执行馆长。“2007年中国艺术市场最好的时候我走了,然后2009年经济危机的时候我又回来了。”田中锋谈到这段经历说。
刚来宋庄时,田中锋也认识了几位生活在这里的艺术家,但他不太喜欢那种没事就聚一块喝酒、乱吹牛的氛围。“来宋庄,就为了这里是个画画的地方,在农村比较清静,不像在城市里那么嘈杂。而且艺术家比较集中,这种艺术区的性质也让工作的场所相对稳定。”
来到宋庄4年,田中锋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自己的工作室里,这片艺术区,同宋庄小堡文化广场附近的喧闹不同,街道上难得见到行人,显得格外安静。每天早晨四五点起床,趁着状态好的时候画画,不在状态的时候就喝喝茶、看看书,或者是和朋友、邻居聊聊艺术、看看作品,构成了田中锋的宋庄生活。田中锋说:“我对物质的需求也不大,画画也很慢,所以每年画的不多,多的时候七八张,少的时候只有三四张,然后再留下一两幅,剩下的卖掉够生活就可以了。”
编辑:田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