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光绪大婚瓷
晚清时期,内忧外患,国力陵夷,但同治、光绪两位帝王大婚却马虎不得。作为晚晴宫廷规划最大的庆典活动之一,其规模甚至超越顺治、康熙大婚仪式。
同治大婚于同治十一年二月举办,共消耗1,100万两白银。为使同治大婚仪式顺畅举办,早在同治七年,御窑厂即开始策划,大婚瓷严格遵从宫殿礼仪准则制作。同治大婚瓷以日用器皿为主,釉色以粉彩为主,按统治者的喜爱和需求向景德镇御窑厂定制。根据《景德镇陶瓷史稿》记载,在同治五年共用13万两白银在景德镇复建御窑厂,由当时九江关监督这件事。
同治八年,大婚瓷烧造完结10,072件,可是却烧造粗糙,不胜使用,责令九江关监督景福照数赔补。在江西巡抚刘道一的倾力监督下,总算在同治九年赶制出大婚瓷,但是,因数量仍不敷,皇室还被逼从承德避暑山庄调拨了一批瓷器。同治十三年,清帝载淳病逝,光绪帝即位。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清宫为光绪帝举办隆重的婚庆活动。因清宫大婚瓷是严厉按典例制作的,光绪大婚用瓷与同治大婚瓷基本一致,器物的标准、数量大体相同。
根据记载,同治大婚用瓷主要以日用器为主,器类有碗、杯、盘、碟、渣斗、勺、盒、灯等物。这类瓷器的的釉色以红地、黄地为最多。其最重要特征之一是,无论釉色、器形如何,都以饰双“喜”字、署“燕喜同和”款为共同特点。
慈禧生日庆典瓷
清光绪时期内忧外患、生灵涂炭,先后发生了中法、中日及八国联军侵犯中国等三次战役,清廷为赔款而负债累累,但是正是在此情况下,慈禧皇太后却大办了50、60和70岁的三次隆重生日庆典。这三次生日活动花费远超越光绪大婚,仅庆典瓷规划就相当宏大。
光绪十年(1884年)为慈禧50岁生日而烧制的庆典瓷用银达15,000两,而光绪二十年(1894年)慈禧60岁生日大典时,用瓷量陡增,仅烧制头批瓷器就耗银89,900两,第二批又补入了31,200两,光是恩赐诸官吏和替换祭器而特制的瓷器,就用去白银39,400两,因此,慈禧60岁生日庆典瓷也是光绪时御窑厂最大规划的烧造活动。光绪三十年(1904年)慈禧70岁万寿庆典时,又耗银38,500两,用于烧制成套的餐具和圆器类。三次庆典的用瓷量都非常大,仅以烧造上色圆琢器一项为例,慈禧50生日时为7,827件,60生日时为42,757件,70生日时为47,766件,远远超越正常年份。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