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国王收藏艺术品模式席卷18世纪下叶整个欧洲
0条评论 2013-08-22 13:25:21 来源:收藏投资导刊 作者:窦莉梅 钱雪沁

委拉斯贵支《小公主玛格丽特》

委拉斯贵支《小公主玛格丽特》

在电子信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获得艺术品国际信息的渠道非常通畅,交易方式也丰富多样。但是在18世纪,为了这些国王们的爱好,艺术品代理商在购买艺术品时费尽周折、速度缓慢,充满传奇色彩,期间图录和拍卖会的作用很突出。波兰国王收藏艺术品的模式是一卷生动的18世纪下叶欧洲艺术品代理商发展的卷宗。

17—18世纪波兰艺术品收藏的状况

18世纪,欧洲贵族盛行收藏杰出大师的油画以及临摹品。收藏油画在华沙当地是相对比较新潮的。直到18世纪下半叶,才有足够的藏品满足当地艺术市场的需求。

当时的巴黎和伦敦不仅是艺术中心,而且专业的艺术品交易市场发展迅速。华沙的高档收藏十分兴盛,兴建了大量的画作陈列室和贵族画廊。当斯坦尼斯瓦夫·奥古斯特国王去世后,国王的收藏品得以流通,大约2000件画作被继承人出售和拍卖,从1800年一直持续到1820年,这些画作成了波兰—立陶宛联邦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油画收藏品供应。

1750年前,只有国王和少数贵族对艺术品感兴趣,但是他们的收藏与法国或哈普斯堡王朝相比完全不值一提。直到18世纪下半叶,贵族家中的油画陈列才被单独记录成册,如记录油画的名称、归属以及油画质量的鉴定,而不是原先那样仅仅对油画内容作简单描述。

这时油画收藏才成为贵族装饰家居的时尚,大量收购也成为贵族的主要支出。这种变化主要是受到了德累斯顿王宫在波兰—撒克逊联盟(1697年—1763年)期间的文化和一些法国最显赫贵族的影响。新的开放式教育模式也影响了这种收藏偏好。年轻的波兰贵族们在瑞士或法国导师们的教导下学习。他们去各个文化中心,文化鉴赏成为他们的必修课,在巴黎的生活学习对他们的文化汲取更为重要。最初年轻的贵族们并没有大量购买油画,因为他们的财力被限于海外游学的生活必需费用。但是他们常常参观卢森堡宫殿、王宫、一些最著名的美术馆,参加公开拍卖会,流连于沙龙聚会讨论艺术,逛古玩商店。他们学会了怎样描述、欣赏和收藏油画,了解了法国收藏模式和鉴赏油画术语,因此他们的油画收藏带有强烈的法国文化的印记。

贵族们也通过海外旅行追逐艺术品。贵族们获得俸禄、政治与家庭的稳定后,绝大多数会去海外旅行,去欧洲艺术文化中心(意大利、瑞士、巴黎和伦敦)追寻他们的艺术之梦,展现其高雅艺术品的品味与眼光。他们在装饰得非常时尚的肖像画室里摆造型请艺术家画肖像,花重金聘请雕塑家装饰他们的宫殿、花园,用古董、书籍、雕刻、科学仪器装饰书房,力争建立画廊,购买当时有名的艺术家的作品,通过拍卖购买大师作品。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