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国王收藏艺术品模式席卷18世纪下叶整个欧洲
0条评论 2013-08-22 13:25:21 来源:收藏投资导刊 作者:窦莉梅 钱雪沁

夏尔丹 《静物》

夏尔丹 《静物》

波兰国王的收藏途径

斯坦尼斯瓦夫·波尼亚托夫斯基(1732年—1798年),在1764成为波兰联邦最后一位国王,封号斯坦尼斯瓦夫·奥古斯特。他是一个狂热的艺术爱好者,也是经销商眼中最重要的一位客户。他通过自己的皇家收藏,炫耀他不俗的艺术品味和眼光。由于皇家的花费一向受联邦严格控制,而国王的私人财富无法支撑他的大手笔购买,所以,在他统治的时代,波兰联邦一直处于持续不断的政治危机中,公众也紧盯着皇家艺术品和奢侈品的花销。波兰国王的财力无法满足他对艺术品的热情。尽管没有像凯瑟琳大公那样大规模的大肆采购,但是通过成年累月不断地购买,他还是拥有了不少收藏品。

国王的购买由御用的宫廷画家马塞罗·巴恰雷利负责管理,用各种专业手法来购置高品质的油画藏品。他们在意大利或者其他地方找到诚信的艺术品代理商,确定年度购买预算,耐心等待购买机会。他们会多方咨询画家,不会轻易决定购买。国王对荷兰大师们情有独钟。他收藏的第一幅画就是他年轻时去荷兰旅行购买的,他还需要根据他的地位建立一个与之相配的美术馆。
然而这种新生的对收藏品的狂热并没有推动当地艺术品市场的兴起。18世纪,华沙根本没有经营油画、版画艺术品的经销商,艺术品偶尔在奢侈品商店或银行大楼内出售。只有外国人(大多数是艺术家)偶尔经营画作或其他艺术品,希望卖给宫廷或贵族,一些低职位的外交官们也从事一些艺术品交易。当时在波兰买到极少数高质量的油画完全是凭运气,而不是市场运作的结果。

虽然波兰艺术市场相对狭隘、保守,但是身在邻居德国城镇里的代理商却把华沙和波兰联邦看成一个大有希望的新兴市场。从远方购买逐渐成为艺术品市场越发重要的一环,这得益于出现了印刷的拍卖目录。拍卖目录在全欧洲派发,而且销量大的报纸也会刊登即将举行的拍卖会广告。他们定期将手写或印刷的拍品目录或拍卖信息寄到华沙,或者直接将艺术品出口到首都华沙,在奢侈品商店中出售。

国王在意大利艺术品市场的采购

国王在格外重要的意大利艺术中心大肆搜寻提香或拉斐尔的作品,因为这二位是任何皇家收藏都必不可少的,威尼斯是当时欧洲大陆最大的意大利油画交易市场。对于远方买家来讲,最困难的是得到画作的准确信息,因为出售消息发布通常是非常含糊的(甚至报纸广告也是如此),画作交易往往要通过画家、咖啡馆老板、图书馆主和其他商店老板之间的传递信息和协商。为达到目的,他指派了外交官们(以梵蒂冈为中心)和大量的代理商们,以授勋作为奖赏。然而在意大利的收购最终被证实是费时、费力、费钱的。比如购买一幅巴萨诺或者维罗纳需要先通过神秘的中间人拜访威尼斯不同店主黑乎乎的仓库,再与不明身份的油画主人签订合同,因而最好的办法是通过一个可靠的当地鉴赏家代理商。

最成功的代理商是马塞罗·巴恰雷利。他曾是圣卢卡学院的学生,与罗马艺术和古董界联系紧密。他是宫廷画师,同时作为国王收藏的顾问,建议国王谨慎挑选代理商,并且匿名购买避免挨宰。然而匿名购买非常难实现,高端市场上的报价也是大起大落。同时,国王在意大利收购的大部分油画来自于画家、古董商,还有中间人的转售。这些人与在华沙宫廷里被雇佣的意大利人关系紧密(亲戚或是生意伙伴),所以他们的收藏能通过中间商向国王展示。

国王在威尼斯的代理商是朱塞佩·达洛利奥。他还是个小提琴家,从1766年后成为国王的代理商。通过代理服务,他赚取了一笔微薄但是稳定的薪水。他非常幸运,当初在圣彼得堡成为音乐家的梦想破碎后,返程途中在华沙短暂停留,结果机缘巧合,幸运地获得了这份工作。他的职责是与艺术市场搞好关系,然而达洛利奥做得并不成功。他并没有积极地去搜寻藏品、寻找机会,反而想方设法地想把他妻子的收藏卖给国王,最后均告失败。事实上他只为国王做了一单买进生意。1786年,达洛利奥向国王通报了提香的仙女座(资料记载为Andromeda,即TIZIANO Vecellio,Perseus and Andromeda,1554—1556,Oil oncanvas, 185 x 199 cm,Wallace Collection,London)待售的信息,国王很有兴趣。提香的仙女座比他的维纳斯更精湛,为托斯卡纳的大公爵拥有,受到众多显贵及画家热捧。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