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惕思(Curtis Evarts),前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馆长,上海善居主人,中国古家具研究学者
很多人都认为中国家具最早是在清末、民国时期才开始被运往外国,然而其实早在16世纪,精美的漆饰家具就已经出现在西方。许多记录也证明在17世纪,中国漆饰屏风、柜子、桌子等在欧洲已经存在。18世纪,外国人对中国漆饰家具的喜爱有增无减,特别是康熙皇帝与路易十四之间的深度交往,更是将“中国风”(Chinoiserie)变为法国的全民时尚运动并且扩散至整个欧洲,皇家贵族争相购买与中国有关的物品,当地的工坊也开始仿制东方器物以满足民间需求。
然而这一切戛然而止于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此后欧洲一改奢靡、繁复的洛可可风格,在19世纪迎来了新古典主义。但这并没有打击中国家具的出口,而是以另一种深刻的形式继续影响了中国家具——明式家具替代漆饰家具成为当时出口的主体。由此之后,西方各地兴起的博览会、博物馆风潮让更多的西方人加入收藏中国家具的行列中,之后中西方研究中国家具的专著和家具拍卖的面世,让中国古家具收藏热潮席卷全世界,而这一切的起点源于西方。
《中国商店的内部景观》,1680-1700年,荷兰,现藏英国V&A艺术博物馆
17-18世纪:漆饰家具在欧洲刮起一阵“中国风”
中国与外国贸易最早起源于丝绸之路。16世纪,中欧贸易迅速发展,贸易中所包含的物品种类也逐渐丰富起来。大量的中国商品通过印度或者荷兰运往欧洲。在这其中,中国家具也占有一席之地。即使如此,这时的家具,仅占当时贸易商品很少的一个比例,原因很简单:因为家具体积庞大更占空间,经过长时间的海上运输损耗率大,而瓷器、茶叶、丝绸、香料等其他商品体积小,易于运输,利润更高。
一张绘制于1680年—1700年的作品也佐证了当时中国家具出口到欧洲的状况。这张名为《商店内部》的荷兰作品,可能来自于当地的艺术学生,描绘了当时一家专门销售中国出口货物的商店内部的景象,大量的瓷器散乱地摆放在室内,除此以外还有许多精美的漆饰家具——屏风、柜子、桌子、椅子、画框等。当时这些出口的家具有一部分是以为外销需要而制作的,虽然保留了中国本土家具的造型,但是糅合了东西方不同的风格,比如图中可以看到的立式画框,这在中国本土并不多见。而另一部分家具,则更多的是来自本土的家具工坊,供国内的宫廷或者贵族家庭使用,虽然造型风格恪守传统,但是髹饰工艺更为精湛。这些漆饰家具融合了中国传统特色主题、时尚的设计、漂亮的木材、成熟精美的漆工,在西方深受欢迎。
当时中国家具的出口更重要的贡献是普及了中国式的设计。无论是早期的古典艺术风格和巴洛克风格,还是紧接其后的洛可可风格,都延续了繁复华丽的设计,特别是18世纪的洛可可风格作为最后一个充分体现宫廷贵族生活的国际性装饰潮流,对异国风情有浓烈的喜爱,它们模仿东方母题,并大量使用在家具、装饰上。中国漆饰家具中精心刻画的花纹、别致的造型和浓烈的色彩与这些风格非常吻合,因此深受喜欢。
在17世纪,中国商品运到欧洲,马上就会被有钱的欧洲人抢购一空。因为产品非常稀少,所以用中国瓷器盛载中国茶叶泡中国茶来招待客人是一种身份象征,如果还有配套的中国家具,那更是无上的荣耀。同时,中国样式的设计也被用于皇室宫廷,比如路易十五、路易十六和奥普斯塔斯二世的皇家宫殿,无数的贵族也在它们的客厅中摆上中国式的家具。他们确立了非常好的范例,在18世纪,随着资产阶级的壮大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贵族趣味逐渐被新兴的阶层所吸收和效仿,洛可可风潮至上而下地传入寻常家庭,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随着对新设计、新风格的渴求,西方的家具工匠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家具,它们将具有东方风情的装饰融入西方家具中,这样的结合最终形成了“中国风”(Chinoiserie)的艺术风格,在18世纪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风格在欧洲家庭、家具生产工坊里占据了主要地位。
但是这种空前盛况并不只是民间贸易就能达到的,“中国风”的一个重要推动者就是路易十四。18世纪刚好是中国的“康乾盛世”,国力强盛,与外国交往密切。其中中国康熙皇帝在位超过半个世纪,同样的在法国号称“太阳王”的路易十四也在位差不多时间,两个皇帝差不多同时登基,在东西方同时开创了一个盛世,这将中国与欧洲带入一个前所未有地深度交往的时期。路易十四为康熙送来五位传教士,教导他学习天文科学,是的中国快速发展。而路易十四也非常喜欢中国文化,他曾穿着一套中国服装并让人抬着骄子在舞会中出场,而且在凡尔赛和托里阿诺宫中都有整套的中国漆饰家具。“当时除了民间贸易,有些精美的漆饰家具是出于外交目的赠送给西方国家。很多人错误地认为这些家具都是从圆明园流出。”柯惕思指出。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