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的烧制与演变
0条评论 2014-05-28 11:44:35 来源:《收藏》杂志 

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花盆,北宋

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花盆,北宋

钧窑玫瑰紫釉花盆,宋

钧窑玫瑰紫釉花盆,宋

钧窑月白釉出戟尊,宋

钧窑月白釉出戟尊,宋

清宫陈设

故宫博物院藏陈设类钧瓷多为清宫旧藏,它们或是经前代宫廷传承下来,或是在清代帝王的主导下搜集入宫。

清代乾隆皇帝对瓷器的典藏非常用心,据造办处档案记载,从臣工持进、认看品级到决定陈设和收藏地点,无不按时依序进行。传世钧瓷底部镌刻的笔画纤细的铭文“养心殿”、“重华宫”、“建福宫”、“瀛台”等,就是由内务府造办处匠师根据乾隆皇帝的旨意镌刻而成。

仿钧窑

钧窑独特的釉色对后世影响深远,明清至今,许多瓷窑均视其为楷模进行仿制。景德镇御窑厂自明宣德年间已开始仿烧钧釉瓷器。而清雍正时期的仿品,因按宫廷发往御窑厂的“官钧”实物仿烧而成,致使仿品在尺寸、造型、釉色等方面与宫廷收藏的“官钧”基本一致,几可乱真。清代御窑厂在仿烧基础上还不断创新,烧造出天蓝釉紫红斑、窑变釉、炉钧等新品种。

明清时期的一些地方窑受钧瓷的影响,也曾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创烧出颇具地方特色的仿钧釉产品,较著名的有江苏的宜兴窑、广东的石湾窑,产品分别被称作“宜钧”、“广钧”。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

标签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