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场”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眼下,人们整日忙于繁杂的日常工作,下班后的业余文化生活普遍单调,广场自然就成了人们休闲的好去处。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广场文化已经成为我国各个城市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上不断爆出的各式“广场舞”也让“广场”一词着实火了一把。除此之外,广场其他的“Style”你还了解多少?
天安门广场
广场Style由庄严到休闲的演变
“广场”一词源于古希腊,它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将社会的各个阶层囊括其中,包括统治阶层、手工业者、商贩及社会底层人民,最初用于议政和市场,也是对“自由”、“民主”的一种体现,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和社交的场所,其特点,位置是松散和不固定的。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广场开始固定为某些公共建筑前附属的外部场地。中世纪意大利的广场功能和空间形态进一步拓展,城市广场已成为城市的“心脏”,在高度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创造出具有视觉,空间和尺度连续性的公共空间,形成与城市整体互为依存的城市公共中心广场雏形。巴洛克时期,城市广场空间最大程度上与城市道路联成一体,广场不再单态空间序列的一部分。
文革期间天安门广场
由于“广场”源于西方,中国传统中并没有对应的概念,高度集权下可能会与“广场”沾边的大概也只有“菜市口”了,但那是杀人示众的地方,跟“民主”沟通没有关系。如今,在中国人的观念履历里,提到“广场”大致都会联想到与政治、红旗、毛泽东相关的象征着中国政治与历史的权力中心的天安门广场,同时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广场。它坐落在中国北京市繁荣的长安街上,南北长80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约44万平方米。天安门广场是无数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是中国从衰落到崛起的历史见证。
编辑:李保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