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观察】广场:“怀疑论者”张大力和他的“非暴力”美学
0条评论 2014-07-30 17:15:29 来源:99艺术网成都站 作者:李璞
7月26日,上个月刚在纽约举办完个展的张大力带着他最新的作品“广场”、“蓝晒”系列以及油画作品,来到了西南。纽约、成都这两处的展览主题均为“广场”, 展出的是其作品一个系列的两个部分。由于海关检疫的缘故,两地作品呈现形式不一,特别是在颜色与材质上。纽约展品中的人是玻璃钢,鸽子是3D打印,而这次大家所看到的则为带颜色的硅胶及鸽子标本。
 
为什么会做这样一组作品?张大力说,广场这一概念在他心中想了整整二十五年之久,是他思考的一系列的题目之一,时不时的冒出来,于是他决定把它们呈现出来。在西方,随着制度的慢慢改变完善,广场变成市民休闲的场所,是一种文化符号。而中西方对于“广场”的理解,差别很大。在他看来,1949年以前,中国是没有广场这一概念的。是建国后从西方(前苏联)而来的产物,是高度政治化与政治权利、城市中心的象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又出现了另外一种“广场”。商家把很多大厦、大楼也被称之为“广场”,比如北京的丰联广场,但这些完全是资本主义化的广场,跟文化不存在共同关系。因此,他想把这两方面的概念在作品中表达出来——“我们不是广场的主人,我们只是概念化的人,广场中的游魂。”
 
“蓝晒”作品张大力研究了四年,他笑称自己都快成半个化学家了,而这并不是偶然的事。在互联网极其发达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拿起手中的相机、手机进行拍照。互联网上每天可能会产生一亿张照片,而这其中的三分之一都是很棒的作品,从各种角度展现我们人类的生活。那么,艺术家凭什么觉得自己特别棒,与众不同。你的作品展现出了何种特殊的角度呢?在张大力看来这很困难,艺术家很难划清自己与那些摄影师的界限。于是乎他就在想,什么是摄影师?第一,要找到其独特的语言,第二,要找到其独特的视角;第三,表达的形式要有特点。此后,他便把“蓝晒”这种古老的摄影找出来做尝试,寻找适合这种技术的表达内容,而此时广场的概念同样也在其脑海中思索着。
 
策展人眼中的“怀疑论者”
 
在俞可看来,张大力是一位具有批判性的艺术家,永远保持着前卫艺术家的视角,对所谓的真实、历史表示怀疑。“怀疑论者”这一标签必不可少。在他看来,艺术家在创作中会有阶段性的调整,而张大力这一批作品,正是其阶段性调整的产物,且新作在媒介的使用上,比过去更自由、极端些。并强调作品“广场”并不是指广场本身,而是涉及一个比较公共性的话题,在其中寻找今天对社会、生活判断的指点。更多的是一种隐喻,只是借用了“广场”这个单词公共性的概念,不应把它局限在具象的广场当中来谈论。更多的是如何对真实进行追寻,对今天的生活表示怀疑。艺术家的作品尽量不要成为审美的主体,应该成为相互交流的媒介。观者与现场作品交流所产生的结果更真实,也更有意义。“所以在布展中,我们尽量使得观众能够穿梭其中,相互之间构成联系,静与动的异样能提供更多思考的角度。‘广场’作为关键词,这一概念更多是基于这个目的而展开的——我们如何在想象或习惯的公共空间里,对待它给我们的暗示。”
 
“当代艺术的实验,尤其是在中国二十世纪的大环境里,尽管已经有一个长足的发展进步,但社会、文化的转型还是有它的局限性。在这种局限性里,张大力作为一名前沿艺术家,对这种前沿性的话题,对现有视觉经验、知识结构的探寻做努力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刺激我们对艺术的更多思考与想象。现实给了我们机会,基于中国特殊的社会背景,给我们提供了可以去思考、反对的理由,作为艺术家去做这个努力是很有意义的。”
 
谈及纽约与成都个展的不同时,俞可表示,面对相同的方式,有所差异的内容,不同文化、社会背景的观众间的对比本身就很有意义。被提及无数次的全球化、国际化的同时,张大力“双城记”的展览作为具体参照,人们在共同面对公共领域,社会属性的空间时,差异究竟会反映在哪些地方?归根结底,这些差异会直接反应在人本身,那么我们如何在这一空间使得生活更具想象。这种对比,不是局限在一个地域的环境,观者不是在过去的空间概念中认识这个世界,而是在一个更为广泛的空间里,反过来,也是对作品本身的考量。
 

编辑:李璞

标签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