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第三届中国文化产业资本大会】 施俊玲:我看到了民间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金融合作的力量
0条评论 2014-11-25 12:54:57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孟语整合
\
文化部产业司副巡视员 施俊玲
 
2014年11月25日,由上海西岸发展集团特别支持的,新元文智主办、99艺术网联合主办的2014第三届中国文化产业资本大会在上海西岸徐汇滨江拉开帷幕。本届峰会以“新金融、新资本、新格局、新趋势”为主题,聚焦“文化金融迈向新时代,艺术品金融发展模式与未来,互联网金融的文化产业机会”三个主题论坛,旨在打造多层次金融资本市场与不同发展阶段文化企业的无缝对接平台。在开幕仪式上,文化部产业司副巡视员施俊玲致辞。
 
第三次来参加中国文化资本大会,我非常高兴。我看到了民间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金融合作的力量。官方的力量,如果没有民间力量来支撑谈何容易呢?所以我我非常关注这一块。
 
我坚持要参加这样的活动,首先从论坛的主题来讲,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不断地变化,在思想和认识层面不断向前推动发展。经过前两次的沉淀,这一次又加入了新的主办单位,希望你们靠民间的力量做成一个品牌项目,一个创新、前卫、持久的文化资本项目,无论是在理论、思想还是实践层面都可以创新发展。我觉得再经过一两届的沉淀,可以建立一个适当理想的活动周期,多久搞一次,怎么搞,几年可以出台一个成果?这是我的一个想法和建议。
 
再说一下大会的主题,今年5月份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常态这一重大理论概念,特别是前几天在APCE峰会上全面阐述新常态之后,这已经成为中国当下经济的新词和热词。面对后经济危机时期大调整、大过渡的国际经济形势和中国自身经济三期叠加的新时期,研究新常态背景下,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金融合作的发展,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新常态背景下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渐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其中文化产业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保持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影响不断提升,201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5%以上,这是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到的,超过国民经济当中多数行业的增速。国家统计局2004年开始统计文化产业发展的数据,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2004年是3100亿元,占GDP比重为1.94%。在十年的发展当中,到2012年达到了1.8万亿元,占到GDP比重的3.48%。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23%,2013年的时候速度有所下降是15%。但是这都是高于同期GDP增速6.6个百分点。根据最新的统计,文化产业对当年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已经超过或者是达到了5.5%。
 
我要给大家再具体介绍一下我所感受到的,从我国文化产业经营实体规模总量来看,2008年我国文化企业的数量是约47万家,到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的数量已经达到了130多万家,比2012年增长近20%。2013比2012年增长超过20%,骨干文化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中小微文化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此外我国还拥有200多万个个体从业者、工作室。在如此庞大的文化产业大军当中,我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但是我认为有两个情况值得关注,一个是其中大多数都是小微文化企业,据有关资料显示,小微文化企业占到经营实体总量85%左右,所以说在企业和个人当中,蕴藏着文化产业发展的蓬勃生机和巨大潜力;第二个值得关注的是大多数是民营文化企业,不少地区民营文化企业已经成为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可以说现在国家大力支持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我们在2012年就发布了促进民营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相关文件。据了解,以上海为例,上海核心产业类的文化企业中,民营文化企业占比达到了88%。广东的民营文化企业和从业人员数量都占到了广东省总数的80%。江西的文艺院团有282家,其中民营文艺院团达到了208家。此外,动漫类的民营企业比例可能会更高。到2013年底,全国有民办博物馆811家,约占博物馆总数的19%。今年文化行业新注册的企业数又有了明显的增加。从文化部十二五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当中提出的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工艺美术、文化会馆、网络设计等11个重点发展行业来看,都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不少行业成绩突出,诞生了一批品牌企业。
 
演艺文化旅游等行业方兴未艾,实景演出、正常演出、巡演等红红火火。2013年,原创艺术作品的交易额达到了954亿元,现当代原创工艺美术品交易额650亿元,包括了艺术授权、衍生产品等多个产品。2013年,手机动漫等新兴业态迅猛发展。这个发展速度体现了文化相关产业的高成长性。2013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到了891.6亿元,其中智能终端游戏市场规模达到了92.4亿元,同比增长371.4%。随着智能设备进一步普及和更新换代,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文化产业还会出现很多的产品形态、产业模式和经营业态。这是我对当前一个时期文化产业的整体新情况给大家做的一个介绍。
 
最近一段时间,为了推动我们所制定的相关政策文件的落地,特别是我主持制定的三部委关于深入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和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这两个意见是我们下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我们开展了相关的调研、培训、会议推动、活动。这一系列的调研就是从10月下旬到上个星期五基本上都在开会、调研、论坛,来推动这个文件的落实。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过去我们还有一些担心,因为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常态。但是现在没有这样的悬念了,全国各地都在动,中部六省,西部十二省、东三省都在动。而且有一些政策,现在确确实实有很多非常实在和扎实的政策出台。比如说山西,比如说宁夏,都有非常扎实的政策,能够落地的政策出台,这方面做得非常好,而且他们都从自己的优势作为切入点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寻找到了突破口。这方面他们的力度非常大,可以说是争前恐后。这个确实是没有任何的悬念。这是我在前期跑了七八个地区之后的深刻感受。重庆在推动小微企业方面做得非常好,小微企业融资、孵化都做得非常好。比如说深圳、宁波的文化保险做得非常优秀。山西民俗工艺品方面出台了专门的政策大发展和大推动。南京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以文化金融合作中心为基础和平台,推动整个文化金融试验区的建设,做得非常的扎实到位。我也参加了海峡两岸文博会、海峡两岸文化产业投资论坛,会议也是坐无虚席,大家都在非常认真地探讨如何推动海峡两岸的文化发展,也希望在座的各位可以根据你们所从事的事业来共同探讨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2014年,对于我们国家的文化产业而言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经济新常态和产业信业态给政府部门提出了新要求。为了顺应这样的潮流,今年中央领导和国务院领导多次就文化产业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先后引发了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个意见的出台使文化产业的发展一定会有一个新的境界,新的发展空间。这个空间完全打开了,大家可以展开想象,推动事业的发展。
 
关于加快文化贸易的意见,这也是国务院出台,文化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指导意见。我们和文化部、工信部、财政部又出台了关于大力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我们还和财政部共同出台了关于推动2014年度文化金融合作计划的有关事项的通知,包括还有文化体制改革的文件,这里我就不再说了,一系列的文件的发布,这些文件的层次之高,密度之大,力度之强是文化领域前所未有的,即便是在国民经济的其他行业当中也不多见。说明了在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文化产业应该也能够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我们下一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金融合作的新形势下的政策指引。希望大家予以关注,这个在文化部政府网站和中国文化产业网上都有。
 
第二个我要和大家说的是新常态背景下文化金融合作。今年三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金融文化合作文件,文化部门作为国务院的政府部门,和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一起共同召开一个全国金融文化合作会议,共同出台一个文件,这是历史上没有的。这个文件从认识推进金融文化合作的重要意义,创新金融文化体制机制,加强组织实施和配套保证等方面提出了文化金融合作的要求。文件的出台也代表了文化部、金融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对文化金融合作新常态的新举措。
 
下面我想跟大家做一个交流。这也是在推进文化金融合作工作当中我力主的一定要创新发展,最终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我有一些新的思考:第一是促进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在新常态下持续发展。文化产业投资体系已经基本建立,所有的方方面面,正规金融机构、非正规金融机构我们都把它团结起来,政策也出台了,凝聚了这样一个共识,凝聚这样一个力量,我们下一步就要把它做扎实,持久的去推动。将根据文化金融市场的新情况进行更细致、更科学的指导,这是给我们政府部门提出的一个要求。包括扩大文化企业的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
 
我们今年前不久在西安举办了关于通过债市融资这样一个培训班,在培训班上我们当时是希望办一个五六十人规模的培训,结果有近百人报名,说明需求是非常踊跃的。这个培训班上,我们有了非常可喜的成果,在培训班上有5家企业通过了债市融资的意向和基本对接。我们把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也请来了,他们是负责发债的主管部门。我们做事情都是要扎扎实实地去做,不要再去忽悠,要是这样的话一定会被淘汰。通过债市融资和资本市场融资,开拓融资新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鼓励各地通过建设文化金融服务中心等方式促进中介服务的市场化,为融资对接、信用增进、财务规范等工作搭建集约化的平台。完善文化产业保险,建立文化产业风险保障这样一个机制。搭建和完善有效的文化产业投资风险分担化解机制。
 
第二个方面的思考是开展文化金融的创新试点。我提出了建设文化金融试验区的构想。目前我们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一个全国开展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的工作通知。同时我们要提出一个实施方案。这个我们和人民银行进行了两轮沟通,专家也召开了论证会,我们经过下一轮的修改,通过我们的司务会,部党组会或者是部务会通过这个通知和方案,明年我们会进行发布。目前工作非常的顺利,全国各个地方也非常踊跃。从全国的情况来看,目前已经有近10个地区申报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包括深圳、浅海、天津,吉林,北京的西城区和东城区等。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就是集中优质资源进行先行先试。这个优质资源和其他区域是不一样的,我们也要避免以往各种园区不成熟或者是不成功的地方,一定要做实。要适合本地区的特点,建立本地区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立文化金融服务体系,建立文化金融公共服务体系,特别是文化金融的组织体系,这个方面我们有具体的要求。我不想把它搞成一个政策洼地,为了一个牌子而做园区,这是不能持久的。一定要全面落实14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实施意见。
 
我在调研的过程中,也有人说,你看我这个区域,把世界上四大财务公司都集聚过来了,像普华永道、德勤、高盛等等。我说那你可以为文化产业做出什么?他说我这个地方集聚了两三家千家有影响的金融机构,我说,那你为文化产业做出了什么呢?没有下文了。我明确地说这是不可以的。如果说这样的话,我又成了历史的罪人。弄了一大堆虚无缥渺的东西放在那里,大量的人力资源、物力都放进去了。我绝对不搞一哄而上,你们的基础条件具备、成熟,有条件,有思想那你们就做。因为这个没有可复制性,做出了经验有好的模式可以推广,但是不可复制。
 
第三个是调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和产业的合作。比如说我们推动用好的货币政策工具,比如说定向降准等等。进一步推动财政部的支持计划,今年累计支持金额6.73亿元,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财政金融方式,将政策红利和文化金融会聚到各个领域。致力于将文化金融工作和国家重大过程措施相融合。探索财政资金基金化、创投化的模式来支持文化创业。我们也正在开展对于文化领域公司合伙制,PPP模式,今天我们就是一个PPP模式,这样一个基础的研究,调动一切有利资源进入文化产业。
 
上海是一座从来都不缺少文化基金的城市,也是独具海派文化的城市,中国现代企业的文化繁荣和发展都非常偏爱这座城市。今天国家在上海推出了自贸区,沪港通等一系列的措施,为文化和资本融合奠定了基础。希望大家共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预祝本届文化资本大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编辑:孟语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