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尚勇先生
刘尚勇:关于14年的拍卖我基本上同意董国强的判断,拍卖市场是艰难的。造成这种艰难的原因是什么呢?差钱吗?不差钱,中国很有钱,股市一天交易可以达12000亿。是缺精品吗?也不是,亿元时代那么多精品都涌现在市场上,只要是有钱精品一定会出现。既不缺钱又不缺文化和精品,也不缺信心,有钱有精品就有信心,到底缺什么?市场的艰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个人认为主要是我们的文化引领力不够。刚才赵旭的讲话我挺受感动,说艺典中国在淘宝网的交易每年1亿多,但是引领了淘宝网3000多亿的交易,他说的拍卖是大拍卖,包括物资拍卖。马云是气壮山河的还要增加15倍,可见艺典中国是一个艺术拍卖,他的文化影响力和引领力可以带动3000亿已经很了不起了。
我们这个拍卖市场为什么有了亿元行情马上塌陷了?我觉得并不是因为缺钱,也不是因为缺精品,也不是因为信心,而是缺了一种文化影响力。 刚才刘幼铮的讲话,他说在文化发展或者艺术品发展的现阶段,我们感觉到审批制度出问题,海关政策出问题,文物以及野生动物的保护的政策出问题。我觉得是我们的文化顶层设计没有,国家文化战略没有,市场迅速发展暴露了很多问题,暴露了来自于上层的问题,还有来自于文化基础和文化氛围的问题,当我们的亿元行情出现以后,很多非常高价的拍品出现以后引起了很多争论、争议。比如《松鹰图》《功甫帖》等等,当然有争议是自然的,但是有很多争议是低档次的,在这种基础上看到亿元行情不能持续。有高端的艺术品成交会是灾难,就会引发社会围攻他,可见我们的社会、文化基础修改问题,不支持我们持续地站在亿元行情上。今天我们所遇到的艰难不是资金链的问题,也不是高端的艺术品被大家买回去被消费光了,其实也没有消费掉,还在。持续的对中国文化和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也是有的,但是我们在亿元行情当中暴露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的文化力不够,这是我想表达的。
什么时候中国的文化力能跟上,继续支持这个市场行情发展,那个时候我们会重新启动。我们看到一个新的非常好的现象是各拍卖公司在拍卖当中都有文化讲座,董国强那儿有十场,这是一个创新,匡时从一开始就搞,保利也特别多,我都去听过,这是对市民的一个文化普及和教育的作用这是公益的,免费的。这是一个方面既然文化力不够,我们自己培育、自己花钱,这都是拍卖公司花钱做的事情当然我们荣宝拍卖公司也做了一个关于王铎的讲座,还有嘉德、甘学军那边都有讲座,但因为大家都集中在一起,我实在跑不过来,这点大家都很厉害,但是如果说仅仅靠拍卖公司的几十个讲座,仅仅靠拍卖公司做这种事情是远远不够的,整个国家的文化氛围是很重要的,否则市场往前发展会有一个天花板的瓶颈。
编辑:郑永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