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力:第二个问题请另外三位嘉宾谈一下购买西方艺术品的问题和中国收藏家多样性选择的问题。
刘尚勇:中国收藏家很有国际视野,不但有钱买中国的艺术品,而且钱多也买外国艺术品,这是非常好的事情。我觉得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把视野打开,玩艺术品不能光玩自己家里的,别人的好东西也可以来买,都是中国收藏家成熟的标志,都是很好的事情。至于赵旭说我们唱衰没有唱衰,虽然是艰难还有机会,下午的讨论会里我会谈到,我把一些话题留在下午,“危中有机”,我们看到一个更广阔的市场正在向我们打开,包括中国收藏家的成熟,还有中国艺术家的成熟,没有中国艺术家的走向世界就没有中国走向亚洲、走向世界,这是未来非常好的一个方向,也是我们看到未来非常光明的前景。我们也在为这件事情做各种各样的布局,市场的艰难只是暂时我们看到的,其实我们日后的日子将会非常好过,因为我们已经为那些事情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董国强:我觉得是这样,我看国外的博物馆、欧美的博物馆都是收藏世界各国的艺术,只有中国的博物馆是收藏中国的艺术,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反差,所以说今天我们的企业家买梵高、买毕加索,无论从社会媒体来说还是从社会公众来说应该给予他们鼓励,他们做的是正确的。同时赵老师想问的一个问题是我们作为国内的拍卖公司在这方面有没有这方面的准备,这个问题,也有媒体采访过我,短时间来说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首先从专业人才方面、话语权方面我们不占优势,但是我们会捕捉这样的一个市场的信息,我们也希望能够将来有条件为有这方面需求的藏家提供这方面的服务,但是这个需要一个时间。再说一个问题,现在拍中国艺术品社会上、媒体还有很多的不理解,如果说我们要卖一个梵高卖了几个亿是不是要引起社会更大的激烈的反弹。会不会影响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这也是一个问题。
赵力:谢谢董总,现在请坐在我身边的穆总说一下。
穆文斌:关于国际化的问题我是这么看,我们国内文物艺术品市场包括买家、卖家在跨区域性来讲还不够国际化,比较窄,至少是外国的买家到中国来参加拍卖会的有没有?有,很少。我们的拍卖企业聘请外国从业者有多少?有没有?有,嘉德曾经有过。你的视野一定要放开,让它要互动起来,这样才能更加国际化。像董总刚才说拍一件闻名的西方的作品,从博物馆的角度讲,其实我们博物馆在收藏外国的文物艺术品来讲也是非常缺乏的,呼吁了很多年,还是存在很大的缺陷,怎么办?就是从我们自身做经营,要把国际的互动加强。谢谢!
编辑:郑永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