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访谈】李振华+刘畑:策展人和艺术家构成经纬关系
0条评论 2015-04-23 20:15:52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丁晓洁
\

今格空间举办媒体见面会李振华介绍展览“虚空:禅意之维”
 
【编者按】2015年4月25日下午4点,由李振华担任学术主持,刘畑、马克•格洛依德(Marc Glöde)担任策展人的展览“虚空:禅意之维”将在今格空间开幕,参展艺术家来自九个国家,研究涉及到更广泛的艺术运动以及那些被忽视的新倾向。关于此次展览学术主持李振华希望“做一个不太一样的展览”,一方面希望艺术家创作的核心能像抽丝剥茧一样地整理出来,另一方面,希望在历史中能找到一些脉络,但又不同于通常所认为的艺术史框架。策展人刘畑则提到让展览“回到一个更加‘田野’的状态”,把艺术家和艺术家工作,以及整个艺术世界里面正在发生的事情当作“田野”,去重新寻找,并在过程中生成。
 
99艺术网:2009年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举办了反响巨大的展览“第三种思想”,从某个角度来看是放大了禅意跟战后西方艺术之间的联系,此次展览“虚空:禅意之维”是不是这种思想的一种延伸,或是在寻找它们之间的一种联系,而且是否存在文化等级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策展人的研究方法和这次展览研究的对象——艺术家以及他们的作品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李振华:通常这种联系会有一个像年代学的逻辑,就比如说某年出现过什么,某年又出现什么。首先,这种联系是不是这样的;其次,这种联系能不能解释今天的工作现实。你说的这个等级我不太理解,为什么是这样说?
    
99艺术网:如果西方主动寻求和禅宗思想的联系,我们是不是就会觉得这是一件被认可的事情?
    
李振华:我认为这是误读,大部分的时候我们读到一些情况,比如说我们从西方的角度所看到的一个东方世界,而东方世界不是单指中国,可能指的是另外一个中间区域,对中国来说西方世界也是这样。以前也有很多这样的论述,《西游记》里的“西方”也不过是到印度而已,这个误读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事情,这个误读本身指向的是因为文化差异所带来的一种身份认同,你可能在这里面你找到了你的身份位置。
 
在今天有很多艺术的工作者从一开始不需要有这样的解读或者说产生这样的联系,有一次写文字时,我记得当时写的是蒋志和布鲁斯•瑙曼,通常我们会说布鲁斯•瑙曼影响到了蒋志,实际上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把这个事情倒过来,是不是蒋志影响了过去的布鲁斯•瑙曼,这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在思维上这会有一点小乐趣。 
 
约翰•凯奇他在工作的时候真有这么多的对东方思想的挪用?或者到底是什么东西影响了他?这是我特别感兴趣的。并不是说他有了这种好像东方思想的一种传递。另外一个研究线索是关于媒体考古学,媒体考古学把全球的知识或者文明是作为一个全球共享的关系来看待的,首先没有东方和西方,也没有什么具体的人的联系,而是以科学观的方式来看待某年在某一个地区出现了什么,找到了物证,物证推导出当时有几个人卷入到这个东西的设计或者是说改造,从这个里面发现原来中东有那么古老的文明,又比如中国的文明除了造纸术以外还出现过永动机,这些提供给我们今天重新看世界的一个线索。所以我想反过来讲,我们应该庆幸古根海姆做了那样的展览(“第三种思想”),反过来说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对自己更自信一点,应该更好地包容,在包容的同时我们应该更好地创造。
    
99艺术网:策展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我们现在看的当代艺术展览很多,但策展人的方法论和艺术家的方法论之间似乎看不到很多的联系 ,这次的展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李振华:我认为你说的这个问题是不可能被解决的,艺术家的工作方法或者方法论和策展人的方法论应该是两个客观存在的情况,一个客观存在的情况是他的工作和推进是为他的线索来的。如果说艺术家的工作是竖线的,策展人的工作有时候更像一个横线,他们构成一个经纬关系,策展人的工作有时候是在找一种共同的趣味,在这种共同的趣味中找到内在的联系,打个比方,有的时候我们要找到的是这屋子里边15个人他们之间的联系到底是什么,他们如此不同,他们来自完全不同的背景,但有一些东西还是能触到的,这就是策展人的工作。
 
对艺术家来说,无论多么多样,其实都有他创造的像树状关系一样的存在,两者不应该被互相遮蔽。我们不应该根据艺术家的需求来策展,还是要有客观的角度。另外策展人也不能成为凌驾于这个树状关系之上的一方,这也是有问题的。
    
刘畑:我补充一下第二个问题,今天最大的一个问题是两件事情的无关,也就是说策展人做策展人的事,艺术家做艺术家的事,只是用一个很牵强的方式放在一起,并置在一块,所以“无关”是最大的问题,我是这么理解你的问题的。
 
所以,我们刚才谈到了“田野”,“田野”就是把两者卷入在一起,是策展人和艺术家都置身其中的一个关系。换句话说可能就是和而不同,是一种应合,就比如你有一个声音,这个属于你的声音出来以后,我不是重复它,也不是模仿它,而是应合的关系,有一种类似交响乐的效果。
 
99艺术网:为什么会把“达达”和中国的禅宗联系起来?
    
李振华:回到展览的缘起,很多年前我写了一个方案,这个方案是想把关于“光”介入到中国当代艺术作为一个线索,后来就想追问历史的情况又是怎样?所以就往回追、往前倒等等,这样来回地倒,倒成今天这么一个项目。所以我做的项目基本上都有一个连贯过去的线索,在今天,这个线路因为有马克•格洛依德、刘畑的加入让这些项目能够焕发出更多的层次,这是我在工作上的一个现实。
 
另外,我也不太相信我作为一个个体有多么独特,作为一个个体应该更好地去理解如何跟这个时代的上下文关系做贯通。我们会邀请机构、年轻策展人的介入,这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的工作里有一种打开或者贯穿的可能性。每次做一个项目都非常不容易,每次做一个项目又都是一次测试,每次都能把这个东西多打开一点,更有意思了。    
    
99艺术网:将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和中国的哲学联系起来会不会有危险?   
    
李振华:我不认为。我只挪用知识方法,而不想身临其境在当时的语境中,所以没有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把所有的知识都作为全球的共享来看,所有这些问题就都解体了,所以我更强调推进方法,不管是策展的方法还是我们去研究知识的方法,或者其他的方法,只有改变你的方法你才能彻底获得你想要的自由。  
 
展期:2015年4月25日-5月27日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新中街40号
(工人体育馆西门) 
    
 

编辑:丁晓洁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