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时15秋拍 | 万象绘新:当代水墨图景
0条评论 2015-11-23 14:50:33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匡时2009秋拍 张大千1965年作品《瑞士雪山》
匡时2009秋拍 张大千1965年作品《瑞士雪山》

不管是学习油画出身并主持了三次西化运动的林风眠,还是以摹古立身五百年来的一大千,他们深谙传统,却都在艺术活动的后期选择了一条拓展中国画绘画语言发展的道路。林风眠的西画法,张大千的泼彩法,在当时就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和关注,成为现代水墨发展绘画语言的发轫。

细究历史,我们惊喜地发现,除了张林二人之外,进行全新语言探索的还有很多人。

踏浪彼岸: 中国二十世纪现代艺术专场
踏浪彼岸: 中国二十世纪现代艺术专场
方召麐 桃源寻梦 纸本水墨 112.5×51cm
备注:现藏家直接得自艺术家本人
RMB 80,000-120,000

方召麐,师从钱松喦、赵少昂、张大千等传统大师,而后前往欧美求艺。此幅《桃源寻梦》,视角奇特,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武陵人乘小舟,见一小口,便舍船,从口入,豁然开朗满幅的嫣红花朵,比以往任何桃源题材的作品都要大胆、热烈、夺目。在这种仿佛童话般的境地中,画家将小船置于大片嫣红桃花中的一个小口中,二人一桨,缓缓行来。笔法和题材都属传统,但其视觉效果却是非常新颖独特。

张大千与方召麐观画
张大千与方召麐观画
踏浪彼岸: 中国二十世纪现代艺术专场
踏浪彼岸: 中国二十世纪现代艺术专场
方召麐 夕阳下的维多利亚湾 纸本水墨 46.5×71.5cm
备注:现藏家直接得自艺术家本人
RMB 28,000-38,000

早在1962年,她即开始尝试油画及抽象画之创作,《夕阳下的维多利亚湾》是方召麐对西方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尝试中的作品之一。作品色调宛如印象派般绚烂迷彩,影影绰绰,而创作材质和方法则都是使用中国的水墨方法,带有一种江南的柔情。法国吉美博物馆前馆长曾认为方召麐此类抽象作品已到达赵无极的高度,是一种带有中国美学风格的抽象艺术。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