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后成为当代艺术收藏主力
0条评论 2016-07-11 15:12:37 来源:城市商报 作者:赵晏池

对话策展人陈琳
对话策展人陈琳

上星期,一场“闲情偶记——赏·玩·居综合情境展”在诚品书店VikiLuluHouse艺术空间拉开帷幕,这场展览主题名为“闲情偶记”,取自清代着名戏曲理论家李渔的《闲情偶寄》。名字和展览呈现出的氛围十分契合,若说《闲情偶寄》是对古代文人精致生活和闲情雅趣的生动记录,那此番综合情景展便是对旧式文人闲适情致的一种追溯。文人生活,对于当今身处于快节奏的人们来说,已然是一种奢侈。奢侈”指很多面,不仅是时“间上的充裕与自由,也是个人修养和审美的再次培养。

这次的展览很新潮,“新”在于它调动了很多感官,从视、听、味、触的多角度来赏读空间中的当代艺术品、收藏级设计品和高端新中式家具。在古朴典雅与新奇有趣之间寻求微妙平衡,展览借助人文气息浓厚的诚品书店为载体,也势必让更多的年轻人重新认识当代艺术,在姑苏底蕴的浸润之下。

收藏阁对话本次的中策艺术策展人陈琳,更为细致地探讨此次展览暗含的故事。

记者:此次展览中有哪些突出的亮点可以介绍下吗?

陈琳:我先来说说艺术家冯薇的作品吧,她本身是学动画专业出身,但在幼年却研习国画,有一定的底子在,所以她的创作是一种跨界,特别是近几年着重于水墨这一块儿,你可以看到她的作品用的是水墨画的技法和材质,但内容和形象确凸显很强烈的个人印记,非常的卡通和当代,像是在画中出现的小兔子。另一位年轻的女性艺术家李威,是之前合作多次的艺术家。她本科是南京艺术学院学习油画,研究生阶段是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壁画,她有着两方的绘画背景,接触多个画种,创作对于材质的运用非常游刃有余。这次带来的系列,从气质上来说更贴近传统的山水、风景,但是她也有很多系列是在布面上用壁画的技法去演绎。而为了迎合此次展览的主题,她展出的作品都是在绢上呈现。她的画很有趣,灵感来自低像素的图像,放大之后会有放大的像素点露出来。她发现这样的形式用在自己的创作里,更能传达出一种暧昧性,在似与不似之间若即若离。她的画放远了看,是整体风景的呈现,离近了看,有很多细腻的点排列在一起,有些印象派的味道在。

记者:这次参展的艺术家都带有综合性的素质,是有意为之吗?

陈琳:其实策展之前并没有考察艺术家的专业背景而去选择,而是从他们的作品出发,是否能符合这样既有传统要素,又有专业风格。而选出来之后,才发现很多都有跨界背景,算是意外之喜。而在艺术家之中,也有像刘秀玲这样纯粹的国画艺术体系出来的画家,她现在在贾又福工作室进修。但细看之下你会发现,她的作品也不完全是传统山水画的风韵,也有符合当代人审美的元素在,诸如此类的还有杨飞、靳志强这样的画家,他们的作品构成感很强烈。

记者:您之前对于苏州艺术市场有了解吗?

陈琳:就我的了解,苏州对于传统的艺术品接受度可能更高一些,毕竟是一脉传承,而且在历史上也出现过很多的优秀的艺术家。但作为当代这一块来说,可能认可度还不够高。此次参展的艺术家得年龄段偏低,来到诚品书店的客群更多的也是年轻人,所以我相信此次的作品应该会受到年轻人的喜爱,这里也算是苏州文艺地标了。

记者:据您的策展经验来看,您觉得年轻人对于当代艺术的接受度如何?

陈琳:我们之前在北京办展较多。依我来看,如今的藏家群体低龄化程度已经很明显,因为很多80后,甚至是90后都有海外留学的背景,对艺术品收藏的接受度很高,不像父辈那样,认为艺术离自己很遥远。而年轻人慢慢将当代艺术转化为生活的必需品,是提高品位的一种手段。所以我觉得如今的藏家越来越年轻化。

记者:从最近几年拍卖收藏市场来看,当代艺术远没有前几年来得红火,您怎么看?

陈琳:我们都知道,中国当代艺术在2006、2007年在市场上达到一个巅峰,到2008年因为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有相当明显的回落,但我们认为,经过这几年的一个泡沫破碎,重新洗牌的过程,现在在市场上坚挺的艺术家,已然是历经了市场的考验。如今当代艺术的藏家群体也越来越趋于本土化,像之前还是西方藏家众多。于目前来说,收藏的基础会更加坚实。

记者:您如何看待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陈琳:我看到的趋势是,不管是大陆的,或是港澳台的,还是生活在海外的华人艺术家,都渐渐意识到我们传统艺术是一座宝库,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认识更为深入,会去借鉴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来加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去。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