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影像市场十年里发生了巨变 小品类的大市场
0条评论 2016-08-15 09:12:40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陈涛

进入8月,京城影像艺术展览迎来一波小高潮——先是中国美术馆从馆藏当代摄影里遴选出一批中外精品与市民见面,紧接着位于798的佩斯北京推出名为“不早不晚”的影像艺术群展,再算上之前亮相中央美院美术馆和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的影像展,影像艺术在这个暑期出现井喷。

\

如果从2006年北京华辰在京举办的国内首场影像艺术专场拍卖会算起,今年是内地影像市场成型后步入的第十个年头。“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单件作品的价格,这十年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北京华辰拍卖负责影像艺术板块的李欣见证了内地影像市场的成长,她亲历了太多影像作品的价格由区区数百元飙升到数十万元,她认为最近掀起的这波影像浪潮只是新起点。

然而,相比于单价动辄数千万元及至过亿的书画拍品,影像艺术品依然只能算是“白菜价”。有这样一组数据:从2005年至2014年,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中国摄影作品共上拍约一万六千个标的,总成交额近3.7亿元,而且,内地过半的交易份额集中在北京。即便如此,影像拍卖在国内拍卖市场所占成交额尚不足百分之一,只能充当“小弟”角色。在李欣看来,市场发展相对缓慢主要在于国内影像缺乏权威的价格体系和评判体系,造成很多作品的价值被低估;再就是影像市场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很多拍卖公司还没有把影像作为一个独立门类。

不过,市场正在发生积极变化。以前在影像市场里唱独角戏的老照片渐渐不再孤单,越来越多的观念影像作品杀将进来。观念摄影又被称为“当代摄影”,与偏纪实的传统摄影不同,它更多地从拍摄照片进入制造照片的层面,倾注了拍摄者对当下社会的思考。正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展出的“踪迹:勒梅特夫妇的国际影像收藏”,就带来了国际影像艺术领域20余位代表艺术家的观念作品。正如这批作品拥有者勒梅特所说,当代影像艺术让时间变得主观起来,“相比而言,那些静止的油画作品让人觉得索然无味。”

在李欣看来,以前老照片受追捧,缘于国人的“老物件”情结,再就是过于看重其稀缺性。如今观念摄影作品的进入,给市场带来了新鲜血液。“以前人们总认为中国摄影市场就是纪实摄影和老照片,现在不论公立机构还是私人画廊展出的作品中,观念性作品渐成主流,这也表明中国市场正在与国际主流接轨。”

如果说观念摄影让中国在影像艺术方面跟上了世界的步伐,那么录像艺术则为中国影像艺术市场补上了一个大缺口。上月,中央美院美术馆联合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美术馆推出“时间测试:国际录像艺术研究观摩展”,呈现了中西方近三十年的重要影像艺术作品,观念意味同样浓厚。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王春辰看来,由于审美能力和观念问题,目前国内收藏录像艺术的藏家非常少,还没能形成类似绘画收藏的完整体系。他希望这个汇集了中外录像艺术精华的展览可以让更多机构和个人加入进来,“了解其中的历史价值,而不只是当作投资性的收藏。”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